•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摒棄傳達學習落實中的形式主義

2018-10-14 10:18: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原標題:摒棄傳達學習 落實中的形式主義

  作風體現在哪?體現在一件件小事上,體現在一些司空見慣的細節上。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整治督查、檢查、考核中的不正之風。這提醒我們,越是熟悉領域、身邊工作,越是幹部群眾感受最強烈的地方,越需要加強作風建設。實際生活中,傳達、學習、落實上級精神中,也有一些作風問題亟須糾治。

  先説傳達。每當上級召開重要會議、下發重要文件,都要組織傳達。這是對表上級精神、領會上級意圖的實際舉措。傳達不是簡單地念文件,重點在對上級精神的理解和領會,必須結合實際,精心貼心,有針對性地傳達。然而,部分單位在傳達時,往往表面上轟轟烈烈,搞口號式、機械式的傳達,不加消化、囫圇吞棗的傳達,上下一般粗的傳達。

  諸如此類的傳達,往往是雨過地皮濕,看似完成了傳達任務,實際上並沒有把上級精神領會透,何談正確執行,又何談落地落實?

  再説學習。學習的成效如何,關鍵在學風。現在很多單位緊貼自身實際、結合自身特點學習上級精神,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但也有一種不良學風值得警惕,那就是表態化、功利化的學風。

  少數領導幹部對上級精神注重在表態,往往在“認識高度”上下功夫,口號喊得震天響,看似學得很深,其實是為了表現對上級的重視,獲得認可。而那些搞功利化學習的人,學習不是為了領會精神、幹好工作,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跟上級套近乎、搞鑽營,古人稱之為“文鑽”,今人稱之為“精神賄賂”。

  劉少奇同志早就説過:“沒有理論的人容易被‘俘虜’。”不注重學習,就會失去免疫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那些被查被糾的官員,其墮落的背後都有學習表態化、淺表化、功利化的原因。

  最後説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貫徹上級精神,最根本的檢驗看落實。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最有力的證明看落實;實現新擔當新作為,最實際的行為也看落實。沒有落實,就沒有一切。

  今天,在落實上級精神、上級指示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現象。比如,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比如,簡單的事好落實,有風險的事難落實;再比如,個別領導幹部一有任務就分解給部屬和基層,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諸如此類,導致很多工作在落實中落了空。現在我們常説的“為官不為”問題,本質上也是不擔當、不落實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這句話就是對那些在落實上級精神中作風不實者的有力批駁。

  “傳達、學習、落實”,看似司空見慣,決不可小視。哪個方面跑了偏、做不好,就可能使上級精神跑了調、打折扣,就會損害黨的事業。

  加強作風建設,也要從糾治傳達、學習、落實上的不實作風抓起,徹底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做表面文章,不照搬照抄、當“留聲機”,避免“大水漫灌”,突出實、力戒虛,精準發力,務求實效,真正把上級精神傳達到位、學習到家、落實到底。(桑林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