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青少年打造乾淨綠色的網路遊戲

2018-10-11 09:2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預防青少年沉迷網路】

  近年來,我國網路遊戲産業發展迅速。但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不能自拔,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帶來一些社會問題。為打造乾淨綠色的網路遊戲,文化和旅遊部認真履行對網路遊戲市場的管理職責,形成了以主體準入、內容審查、培訓引導、信用監管、違法處罰等相互銜接的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和引導行業自律,建立起網路文化企業自我約束機制。

  2010年,原文化部將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的審批下放到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截至目前,全國共批准設立網路文化經營單位約26541家,其中從事網路遊戲經營活動的企業約23289家,約佔總數的87.7%。

  內容管理是網路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本著力點。文化和旅遊部對進口網路遊戲産品實行內容審查,對國産網路遊戲進行備案管理。為此,設立了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網路遊戲內容審查專家委員會,制定了《網路遊戲內容審核工作指引》。針對用戶數量多、市場影響力大,以及歷史、戰爭、民族、宗教等題材改編的網路遊戲,文化和旅遊部持續開展網路遊戲産品動態監測工作。

  為了引導行業加強自我管理,2016年,在原文化部的指導下,全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成立遊戲分會、電子競技分會等行業組織,指導騰訊、網易公司制定《網路遊戲開發百不宜》,由行業組織作為行業規範發佈,明確內容底線,引導企業開發價值導向正確、內容健康的網路遊戲産品。

  面對網路環境下海量的文化産品和形態各異的文化活動,為有效實現管理目標,文化和旅遊部著力建設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比如,建立了文化市場黑名單等信用管理制度,加強網路文化市場日常巡查、技術監管和舉報受理,完善執法協作和“雙隨機,一公開”執法管理機制,目前已初步形成“全國協作、全網篩查、標準統一、步調一致”的網路文化市場執法新機制。

  2010年6月,原文化部出臺了《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網路遊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路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2016年12月,原文化部印發了《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網路遊戲運營企業要遵守《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網路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以便於企業對未成年用戶採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實名註冊資訊也是用戶尋求權益損害救濟時唯一的有效憑證。同時,要求網路遊戲運營企業不得為使用遊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充值或消費服務。

  為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在原文化部指導下,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建立了“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並不斷進行優化,為進一步深化“網路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延展未成年人保護功能進行了有益嘗試。

  近年來,為著重解決網路遊戲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原文化部著重從內容審查和運營監管入手開展網路遊戲行業管理工作,並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2010年,原文化部指導北京、上海兩市試點實施了“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工程”;2012年,委託華中師範大學開展了“我國網路遊戲中的暴力問題及評估與管理建議”課題研究,形成了《網路遊戲暴力(對抗度)指數及評估標準》,為進一步細化分級標準提供依據。

  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著力開展網路遊戲轉型升級工作,其中一項內容即是通過加強網路遊戲內容建設,大力發展功能遊戲,健康發展電競運動等以改善網路遊戲産品結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