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媒:從黑白證件照到精美婚紗照 小小結婚照折射中國社會大變遷

2018-10-10 09:39: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10月9日電 咔嚓!婚紗攝影雖然僅僅定格了一個瞬間,卻能折射出時代變遷。幾十年前,中國新婚夫婦的黑白結婚照就像穿著工作服的證件照,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各式各樣美輪美奐的婚紗照讓人艷羨不已。

  據英國《衛報》10月4日報道,“美女,你能在水裏憋氣憋多久?”攝影師和他的攝影團隊正滿面笑容地坐在泳池邊,其中一個向身穿婚紗、渾身濕透的準新娘問道。不一會兒,他又對準新郎説:“帥哥,下水的時候稍微收一下肚子啊,還有屁股。”

  這個拍攝場景可不太浪漫,不過,經過軟體PS處理後的成片效果卻令人驚艷。在今天的中國,結婚前拍攝婚紗照,已經成了慣例。項目經理鄭小姐(Jenny Cheng)和在銀行工作的大衛 肖(David Shaw)也不能免俗,為了拍婚紗照倆人可沒少破費。婚紗照價格不菲,如果你想到巴黎、巴厘島或者雪梨等地取景,價格更要高達25萬澳元(約123萬元)。

  鄭小姐不會游泳,所以她一直都很緊張地在游泳池裏和大衛練習水中牽手。大衛是澳大利亞人,他發現整個拍攝過程都很“假”,不過,與應付六個月後參加他婚宴的賓客相比,拍婚紗照要容易多了。

  以上畫面都出自澳大利亞攝影師奧利維亞 馬丁-麥圭爾(Olivia Martin-McGuire)之手。在上海生活了四年的她,對市值達數十億美元的中國婚紗攝影業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的電影處女作《中國式愛情》(China Love)即將於10月在澳大利亞上映。

  她説,“婚紗攝影就是定格一個瞬間……你能在這個夢幻般的瞬間裏看到一個心懷夢想的國家。”比如,許多照片布景都是倣西式的風格,然而,90%的中國人連護照都沒有。“我覺得不出15年,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影片裏有幾對老夫妻,他們拿出了自己的黑白結婚照,這些照片與其説是結婚照,其實更像是證件照,照片裏他們身上還穿著工作服。

  麥圭爾説,這些老人當年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而如今,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大國,他們的下一代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的超現代國家。“在其他國家,你知曉過去,了解現在,也能預見將來,但是在中國,未來的變化將是天翻地覆的。”

  在名為“為愛而照”的公益項目中,一家愛心公益組織免費為老人們拍攝了遲來的婚紗照。這些照片承載了老人們60多年來對彼此的愛。看著這些照片,這一路走來的風霜雨雪也煙消雲散了。

  方先生(William Fong)是位銷售經理,馬小姐(Viona Ma)在懷孕前是一名獵頭,這對來自上海的小兩口是《中國式愛情》的主演。雖然他們選擇的婚紗照套餐價格大概是1600美元到1800美元之間,但是如果把升級禮服、租借設計師品牌婚紗等零碎的花銷都算上,費用就高達3000美元了。

  方先生稱,他把這組帶有濃厚古典歐式風格的照片叫做“韓劇夢幻風”。這種風格和場景就像在拍韓劇。

  電影裏的馬小姐事業有成、享受獨立,卻依然面臨著催婚催生的壓力。不過,方先生表示這與現實生活有些出入。

  他説,“(中國)男性的生活同樣很艱難,女方希望男方家庭能給女方保障,比如一套稱得上家的房子。澳大利亞人可能會覺得這種想法很淺薄。”

  林女士(Tracey Lin)是雪梨TL Wedding婚慶公司的創始人,專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據她估算,她的客戶中有一半是本地華裔,剩下一半,大概有200對,是專程從中國飛來的,就為了拍以雪梨歌劇院和聖瑪麗大教堂為背景的婚紗照。

  她表示,中國拍結婚照的傳統50年前就有了,只是過去十年發展特別迅速。現在競爭太激烈了,哪家公司都不甘落後。

  大概十年前,她自己就在中國拍過一套婚紗照。“那時候的工作室沒現在的這麼大,就是普普通通的紙質布景板,然後你得自己把沙灘用Photoshop軟體加上去,”她笑著説。“我花了5000美元左右,我更喜歡室外的風景,但是中國的外景拍攝地沒有雪梨的這麼好。”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