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烈士紀念日】秦平:傳承英雄精神 共築復興夢想

2018-09-30 13:48:00
來源:陜西傳媒網
字號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前進中的國家不能忘記先烈。習近平總書記曾飽含深情地指出:“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江山不老,精神永在。無論時空如何變幻,英雄和犧牲總是具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能夠直抵人們的柔軟內心。據不完全統計,共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他們用生命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産。烈士紀念日就能夠喚醒久遠的記憶與沉睡的情感,讓13億多中華兒女在歷史的坐標裏仰望崇高、砥礪精神。

  烈士是一個民族的精英,也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借助於烈士紀念日,人民有了表達景仰的平臺,國家有了緬懷紀念的依託。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在詮釋出對烈士們的最高敬意同時也已表明,無論時代怎樣變化,英雄始終都是我們內心的堅守。不僅英雄的名字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烈士的英魂也將如其為之獻身的土地一樣永垂不朽。

  飲水思源,不忘來路。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事實上,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向烈士致敬,也就是在給自己以自尊、給民族以自信、給國家以自強。特別是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沉渣泛起,極少數人對英雄肆意玷污、污衊,企圖瓦解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座,我們更應擦亮眼睛,不讓歷史記憶蒙塵,不讓民族尊嚴受損,守護好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

  傳承英雄精神,共築復興夢想。戰爭年代抗擊侵略是愛國,和平年代做好工作也是愛國。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中國人腳踏實地努力前行。40年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之際,緬懷革命先烈就應將英雄精神轉化為實幹理念,在新時代譜寫改革新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們緬懷烈士並不是要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要從歷史中塑造民族精神。69年滄桑巨變,我們已經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傳承英雄精神,不畏風雨、不屈不撓、砥礪前行,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秦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