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朝韓領導人簽署《平壤共同宣言》 和解之路又邁出一步

2018-09-20 10: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9月20日電(張艾京 劉丹憶)9月19日,韓朝領導人平壤會晤第二天,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進行了一對一會談,並在之後簽署《平壤共同宣言》。雙方宣佈,一致同意實現半島無核化,緩解朝韓軍事緊張並改善雙方關係。此外,金正恩訪問首爾也被列入日程。分析認為,《平壤共同宣言》的簽署,意味著朝鮮半島正走向和平對話的和解之路,同時也會對化解朝核問題産生積極影響。

  “春種秋收” 朝韓再簽重要文件

  當地時間19日上午10時,文在寅和金正恩在百花園國賓館開始了此次平壤會晤的第二場會談。這場會談是他們兩人的一對一會談,持續了大約1個小時。

  會談結束後,朝韓雙方簽署了兩份重要文件,一份是由文在寅和金正恩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另一份是韓國國防部長官宋永武和朝鮮人民武力相努光鐵還簽署的《關於落實板門店宣言中軍事領域共識的協議》。

  在接近當天中午時,文在寅、金正恩共同召開發佈會,宣佈雙方在緩解軍事緊張、實現無核化、改善朝韓關係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協議。

  金正恩在發佈會上説,通過這次歷史性會晤,希望半島翻開和平的新篇章。板門店春天播下的種子,現在已經變成了秋天的果實。文在寅則表示,半島離完全無核化已經不遠了,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朝鮮同胞和韓國國民的支援。

  《平壤共同宣言》包含哪些內容?

  此次“金文會”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是繼今年4月27日的《板門店宣言》後,朝韓雙方簽署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同時也概括了此次韓朝領導人會晤的成果。

  《平壤共同宣言》要點如下:

  終止非武裝地帶等對峙地區的軍事敵對關係,實質性解除朝鮮半島全局的戰爭威脅,從根本上消除敵對關係。

  在互利互惠和公共利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進交流和合作,並謀求均衡發展民族經濟的實質性對策。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離散家屬問題,雙方決定進一步加強人道主義合作。

  為了使和解與團結的氣氛高漲,並向國內外展示民族氣概,積極推進各種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朝韓應將朝鮮半島建設成沒有核武器和核威脅的和平機制,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儘快實現實質性的進展。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應韓國總統文在寅邀請,在近期內訪問首爾。

  關係改善順利與否 要看無核化進展

  長期以來,無核化一直是半島問題的一大癥結。因此,在此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中,讓半島變成“無核家園”的相關內容格外受到關注。

  在《平壤共同宣言》中,“無核化協議”包括三項內容:朝鮮永久廢棄東倉裏導彈發動機試驗場和發射架;如果美方根據6月12日朝美共同聲明採取相應措施,朝方將採取廢棄寧邊核設施等追加措施;朝韓雙方決定在推進半島完全實現無核化的過程中共同合作。

  此間分析認為,共同宣言的簽署,意味著韓國更加積極的介入到半島無核化問題之中,但韓國的參與能否助推美朝無核化對話,仍有待觀察。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淩勝利認為,自特朗普和金正恩會晤後,美朝在落實無核化問題上存在一些困難,未來美朝能否再次會談,取決於雙方在朝鮮去核的時間表,核原料、核設施的移除,以及所有解決朝鮮核能等問題上能否達成折中的方案。

  專家也指出,朝核問題如何解決以及朝韓關係如何發展,是此次“金文會”的兩大焦點。這兩個問題相互影響,如果不解決朝核問題,那麼朝韓關係改善就難以有穩定的發展環境。

  平壤會晤或為“高頻互訪”引路

  在對朝韓未來關係進行展望時,專家給出了較為樂觀的看法。淩勝利稱,對於朝鮮和韓國而言,現在雙方領導人實現“互訪”,與此前的對抗狀態已大不相同。半島未來將走向和平對話的和解之路。

  外交學院國家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指出,朝韓領導人會晤從板門店開到平壤,意味著韓國對朝鮮的信任有了充分的提升,選址的本身就為會談開創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專家進一步指出,如果金正恩在年內訪問首爾,那麼朝鮮和韓國之間將實現高頻率的互動。朝韓高層互訪頻繁,代表彼此溝通順暢。

  專家稱,未來朝韓之間商討的重點話題還是安全和合作,這兩項雖已經涵蓋在《板門店宣言》中,但具體工作還沒有展開,未來朝韓領導人要做的就是把已經確定的事情更好地落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