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工智慧 他還只是個嬰兒

2018-09-18 18:36:00
來源:看看新聞
字號

  Q: 人工智慧如果是個孩子,他多大了?

  A: 他還剛剛呱呱墜地。

  陸永青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人工智慧目前的發展可能剛剛處在嬰兒階段,剛剛出生幾個小時那種,在非常非常初步的階段。

  鄭立榮 復旦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人工智慧本身要和我們産業、社會各種應用結合起來,哪些是現在可以做的,哪些是未來可以做的有些是可能要長遠考慮的。

  53adab1c6713027b82111f8a2bc02f61.jpg

  Q: 為什麼要人工智慧?

  A: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林懷謙 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人工智慧未來發展是合作共贏的態勢,很多頂尖企業在前面幾年投入很大資本,創建了很棒技術和平臺。而這個平臺向全社會開放,我覺得行業企業來講,更加強調在這些開放平臺上,結合自己的行業認知,對行業場景深刻理解,在上面構建行業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解決企業解決老百姓在實際生活當中面臨真實的問題。

  陸永青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我們想幫助一些對人工智慧領域並不完全熟悉的專家,讓他們能夠受益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使用到人工智慧的技術成果。同時,他們也能夠幫助人工智慧的發展。在一些高級軟體的幫助下,這些專家即使不懂晶片,也能夠向晶片發出指令,使得晶片能夠得到大量的訓練,最終讓人工智慧得到更好的運算結果。

  3.jpg

  Q: 人工智慧會替代人類嗎?

  A: 他是一把神奇的斧子,讓木匠巧奪天工。

  范劍青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國外很不願意用人工智慧人工這個字,國外更願意用數字智慧或者機器智慧,否則很多人都會誤認為機器要代替人,其實不是的。機器只是代替我們一些繁瑣的工作,到現在真正人工智慧可能還不存在,機器智慧、自動化、自動駕駛這些倒是很可能的。

  比爾戴利 斯坦福大學電腦係教授:完全不用擔心人類被人工智慧取代。好比木工擁有一個神奇的工具,能讓他造房子造得更快。人工智慧就是這樣一種工具,比如醫生,比如商業分析人員,他們有了人工智慧的幫助,工作起來可以更高效、更準確。所以人工智慧是幫助人類工作的,而不是搶了人類的飯碗,甚至它將通過提高生産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4.jpg

  Q: 中國的人工智慧到底發展得如何?

  A: 用落地甚至趕超美國。

  曹進德 東南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因為人工智慧裏面,前沿基礎相比較還是薄弱的,現在應用層面企業界用得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在這方面提前佈局,爭取在國際市場上有我們中國的身影。同時,還要加大培養本科人才,特別是人工智慧的人才。

  吳恩達 Landing.AI創始人及CEO:美國在基礎研究方面領先於中國,但很多應用場景在中國比較快速落地,包括人臉識別等。有時候中國在技術應用方面比美國還快,中美兩國都很有實力,要相互學習。

  陳志寬 新思科技全球總裁兼任聯席CEO:應用方面,中國甚至比美國更強。我回國的頻率大概平均一個月一次,每次我來都會看到一種新的應用,而且是我之前從來沒想到過的,可見中國在應用方面的創造力是很強的。

  823486eb68a4261b5a6c61c1c926e18e.jpg

  Q: 人工智慧在上海呢?

  A: 前有淵源,後有展望。

  吳志強 同濟大學副校長:未來城市原型就在這裡提出來的,包括十年以前,在這裡辦世博會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在這個世博會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因為當時有better city better life,這個概念就是在2008年籌備世博會的辦公室裏誕生的。比方説去年我們在這裡成立了全球人工智慧城市規劃協會,聚集了大量的學者。對上海來説,要成為思想的策源地,一個運用最早的一個試水區,還能夠做一些管理上的探索。假如它在這麼一個2500萬人口的城市裏面,做出一套人工智慧在城市裏運用的一套規範,那會對世界做出巨大的貢獻。

  沈向洋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上海首先有人才方面的優勢,因為做人工智慧,做基礎科研的話,需要非常高端的人才。那麼上海有頂尖的高校,有其他的一些非常成功的公司,在這裡有一些這樣人才的儲備。上海在很多的産業方面,在全國都是走在最前面的,比如説金融方面、製造業等等,可以看到很多機會人工智慧可以在上海落地。

  ab416007ab66346d01ef9318a3bdae52.jpg

  Q:人工智慧真的來了嗎?

  A: 很快會有廣場和你對話!

  吳志強 同濟大學副校長:我們正在做一個人工智慧廣場,這個廣場希望可以隨著人的活動,對你有所反應。這個廣場不斷迭代,讓大家更喜歡,比如星期天老人孩子更多一點,綠化就會相應安排,到了星期五的晚上,青年人比較多,它就會變成更多人可以集聚的做音樂會現場,所以這種廣場就和過去的廣場不一樣,城市不再是一個被動者,城市是一個主動者,在和你對話。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廣場以後會更加熱愛這個城市,他認識你,不光是你認識他。

  陸永青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我們有一個項目就是和城市管理相關。比如説探測垃圾傾倒過程中是否存在非法行為,其中就運用到一個人工智慧的晶片,我們將其置於攝像頭當中,覆蓋各種路段。而這些攝像頭是專門用於檢測大型垃圾清運車輛,這些車輛一般都負載著大量的垃圾,不管這些車輛的行進路線如何,攝像頭會拍下照片,獲得包括車牌號碼等在內的資訊,從而能夠識別某輛垃圾清運車是否已註冊相關資質。如果註冊過,那沒問題,但如果其行徑可疑,那我們就可能會在早期發現並報告相關部門,然後進一步追蹤其行為是否合規。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運用於保障城市安全,讓城市更好地運轉。

  汪泓 寶山區區委書記:南大地區,6平方公里,我們在整個轉型,把它全部徵收補償,也就脫胎換骨,原來傳統産業全部調整掉了。怎麼在智慧交通、無人駕駛技術等等方面作出革新,我們都會應用到人工智慧的新技術。

  7.jpg

  Q: 自動駕駛技術呢?

  A: 不光靠車,靠得是聯動。

  彭軍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我一直在強調安全,作為無人駕駛,安全永遠是第一要素。我們不會完全把開車這件事情全部交給人工智慧或者交給機器學習演算法,我們仍然會有很多安全底線,我們會提供最成熟的方案,在車裏作為一個保險。

  吳志強 同濟大學副校長:光靠車是愚蠢的,車、路、城、網四者共同協同,這樣未來趨勢是可行的。不是説車開到那條路上説前面碰到了什麼,而是你車沒開過來,路也知道,這輛車要過來了,我應該對你做什麼,是相互之間的互動,不是一個車的單向互動。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