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國政治“三巨頭”在媒體論戰“脫歐”

2018-09-18 09:5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是唯一可行的脫歐計劃,還是一場嚴重的“政治車禍”?或者英國需要進行二次“脫歐公投”?在英國“脫歐”即將進入倒計時6個月之際,國內在此問題上衝突升級,政治“三巨頭”——首相特雷莎梅,前外長、未來首相有力競爭者約翰遜,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在這兩天紛紛接受媒體採訪或在媒體上撰文,隔空交火。

  “要麼按我的方案脫歐,要麼無協議脫歐。”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道,梅在接受廣角鏡節目採訪時這樣“霸氣”警告黨內反對者。作為“契克斯計劃”的一部分,梅表示希望能在2019年脫歐前,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影響英國和歐盟之間達成協定的主要分歧點是,脫歐之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會不會形成“硬邊界”。梅表示,脫歐後將在愛爾蘭島上實施“貨物無摩擦運輸”,即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貨物不經過海關或常規檢查,避免形成“硬邊界”。她稱“契克斯計劃”是唯一能夠既順應英國民意又避免“硬邊界”的方案。

  不過這一計劃在英國飽受批評,前外長約翰遜也因反對該計劃而辭職。繼批評梅的脫歐計劃讓英國“穿上自殺炸彈背心”之後,約翰遜17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稱,“契克斯計劃”會讓英國遭遇“嚴重的政治車禍”。文章稱,“契克斯計劃”意味著英國領導人自1066年以來首次屈從於外國規則。約翰遜認為,如果梅的計劃從原則上就行不通,那麼一旦通過,後果將極其嚴重:英國企業將必須永遠遵守對自己不利的規則,甚至不得不損害自己的利益;英國在關鍵政策領域的創新還將被限制等。

  按照何種計劃“脫歐”久久沒有眉目,英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留在歐盟,最新加入“留歐派”的是倫敦市長薩迪克汗。他15日在《觀察家報》發表文章,呼籲就“脫歐”再次舉行公投。薩迪克汗表示,是否退出歐盟同英國的就業崗位、經濟發展等密切相關,因此完全有必要就是否脫歐再一次徵求全民的意見。他認為,現在既要討論脫歐協議的問題,也要探討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因為如果英國和歐盟之間無法達成脫歐協議,英國就將面臨無序脫歐的危險。路透社17日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天發佈英國年度經濟報告稱,如果英國能與歐盟達成廣泛的脫歐協議,英國在2018年及2019年將能取得約1.5%的年經濟增長。但是如果英國明年無協議脫歐,其經濟將會比脫歐之前更糟。

  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稱,歐盟國家領導人本週將在奧地利舉行峰會討論英國“脫歐”問題。同日英國《泰晤士報》披露,歐盟官員正在與英國磋商脫歐協議草案中的敏感條款。英國《快報》17日援引英國以及歐盟官員的話説,雙方將在11月達成並公佈脫歐協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