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堅持共産黨領導的理論底氣
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思想交鋒最後都要歸結到哲學;當前我們面臨的許多現實問題和各種挑戰,其思想根源也都在哲學。我們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最後都會回到哲學世界觀上,因此善於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上看問題非常重要。
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否把堅持黨的領導看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最深層的原因從理論上説就在於哲學。必須看到,西方的制度設計以唯心主義歷史觀為基礎,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哲學基礎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唯心史觀從根本上説是個人史觀,唯物史觀從根本上來説是人民史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奠立了堅持共産黨領導的理論基石
實際上,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必然性源自資本的全球性擴張。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後,對於中國這樣的後發展大國,由於一些初始條件的喪失,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自發地走向現代化已無可能。因此,中國現代化之路必定如此,即在社會自覺力量的領導下,先取得政治獨立和民族解放,繼而取得經濟獨立和國家發展,再參與國際競爭,全面走向世界,實現現代化目標。在這一過程貫穿始終中、起領導核心作用的自覺社會力量,就是中國共産黨。從一定意義上説,正是人類歷史活動走向自覺成為可能,才誕生了馬克思主義,誕生了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的無産階級政黨,才確立了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地位和活動空間。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以及自覺利用歷史規律的可能性,形成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核心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的歷史和理論前提。
從更開闊的視野看,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而要進入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共産主義社會則必須走自覺之路,這就是堅持工人階級領導(通過共産黨)的歷史根據。馬克思主義倡導的是“自覺自由”,人們只有掌握了歷史的發展規律,在揭示其客觀必然性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獲得自由。自由就是對必然的認識,從歷史觀和哲學觀來看,支撐共産黨領導地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解決了以下三個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