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連續25年同一個地點拍攝陸家嘴,他用8萬張照片見證了一個奇跡

2018-09-12 14:15: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從1994年到2018年,建設中的浦東陸家嘴影像資料,在姚建良這裡都能找到,足足800GB,相當於8萬張高清照片。就連一位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的老編輯都大跌眼鏡,“出了那麼多書,哪怕一個地區都很難留下這麼完整的建設史料,竟然就在一個人身上找到了。”

  姚建良不老,剛過62歲,眼前有大把的退休時光。可對於有28年開發開放史的浦東,他絕對稱得上是“老姚”。從1992年進入上海陸家嘴集團從事攝影工作,浦東的成長他沒有一刻缺席。同一個景別和角度,他連續記錄下時光的痕跡:一年一張以東方明珠為原點的浦東陸家嘴俯瞰圖、一年一張從和平飯店望去的浦東岸線……都是浦東飛速建設的實證。如果把它們疊放在一起看,你還會迅速“捕獲”浦東壯大的軌跡。

  時值浦東開發開放28年,老姚的心情,顯然不能用一兩個詞明狀。面對記者,姚建良搓著手,略帶緊張地反覆組織語匯,“能參與這樣一場偉大的變革,用相機完成一場艱巨宏大的攝影工程,我很幸福。不,應該是我很自豪,或者説,我很驕傲……”

  用相機見證東方明珠的“朋友圈”擴容

  與絕大多數攝影師不同,老姚的相機並不單單是用來捕捉美,他更傾向於把它當成一個工具,紀錄時代。1994年的老姚還用著成像效果不如人意的老式膠片相機,468米的東方明珠卻已經落成了。這是一樁技術層面的憾事,老姚不止一次想像,如果當時就有了數位攝影,能留給後人的史料還會更豐富。

  當時的東方明珠是孤獨的。整個陸家嘴幾乎沒有一處高聳的建築,全是低矮的房屋和青褐色頂棚,一眼望去如同緊貼地面的苔蘚。老姚舉起相機拍下一張開篇之作,心裏卻有些忐忑,“國外建一座金融城要上百年,我能不能等到陸家嘴落成還不好説”。可歷史似乎有意成全,“頭一年看到的風景,第二年就不一樣了。高樓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到2015年陸家嘴金融城基本建成,老姚的任務也圓滿了。

  每年的4-5月、9-10月,是老姚認定的最佳拍攝時期,“太陽從東方明珠背後照射過來,光線充足,又不影響建築的立體感。”老姚的拍攝方式大有講究,“定點對位,每次都拍同一景別、同一畫面,”連起來就是歷史。

  但難就難在要“連起來”。老姚的拍攝地選在東方明珠太空艙的下半球內。每一張成功的照片背後,囿于天氣情況、玻璃幕墻的潔凈程度、空氣品質等客觀條件限制,都需要少則數次,多則十數次的反覆攝製。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那麼天時地利的。“天氣倒好,偏偏取景的位置玻璃墻外有塊臟東西”“東方明珠剛剛清洗過外墻玻璃,偏偏有霧霾,能見度不行”“一切妥當的時候,可能我有別的工作安排抽不開身”……空氣品質最差的2015年,老姚從開春等到仲夏,從初秋等到立冬,直至12月初,那年的陸家嘴“對位”俯瞰圖總算出爐了。

  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2012年,東方明珠的下半球封閉,從此只開放上半球,這意味著拍攝地點移動了,每年對位的照片可能“對不上”。老姚慌了,他找到了相熟的東方明珠負責人,提出要去發射塔尋求角度。可當他真的登上發射塔頂,卻發現這根本不切實際。塔內電波強烈,具有危險性,人上去會明顯感到不舒服。“他們還嚇唬我,上去一個小時,少活三年。”老姚不得不回到太空艙上半球,想方設法去克服因玻璃幕墻球面弧度變化導致的鏡頭成像差異。好在天遂人願,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新的拍攝點不但沒有影響照片效果,反而因為視角更高,將原先拍攝不到的建築物,例如此後建起的上海中心,也包裹在了鏡頭裏。

  到今天,老姚一共拍攝了連續的24幅陸家嘴俯瞰圖,其中2016、2017年的兩版,他怎麼也不肯分享出來。“先賣個關子,我想用1994年-2018年完整的照片集獻禮將來浦東開發開放的30週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