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媒:韓國將派遣特使赴中日 介紹訪朝成果

2018-09-07 15:59: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韓聯社7日報道,韓國將分別派遣特使赴中國和日本,介紹訪朝成果。其中,韓國青瓦臺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前往中國,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徐薰將赴日本。

  文在寅:特使團訪朝成果遠超預期,有望促進朝美對話

  “金正恩承諾實現半島無核化”“金正恩呼籲韓朝攜手致力於半島無核化”“韓朝領導人將於本月18日至20日平壤會晤”……一則則“令人振奮”的快訊6日上午從朝鮮半島傳向全世界。在外界普遍擔心朝美無核化談判陷入停滯之際,這些好消息讓人們看到打破僵局的希望。美國尤其關注金正恩做出的“想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結束前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表態,雖然很多細節仍不為外界所知,但很多分析認為,朝鮮“首次提及無核化相關日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的回應是:“我們一起把這件事搞定。”

  韓國總統特使團5日返回首爾後,文在寅深夜聽取特使團的彙報。6日,文在寅在青瓦臺出席韓朝首腦會談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表示,總統特使團此次訪朝之行非常成功,成果遠超預期。文在寅還表示,此次訪朝結果使我們對9月韓朝首腦會談寄予厚望,有望促進面向完全無核化的朝美對話。韓國媒體“今日財經”分析説,文在寅9月訪朝將是韓朝領導人會晤時隔11年再次在朝鮮平壤舉行,也是繼2000年韓國金大中總統、2007年盧武鉉總統之後,第三次進行的“平壤領導人會晤”。今年4月27日和5月2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了兩次領導人會晤,分別在韓朝分界線板門店韓方一側和朝方一側舉行。可以説,板門店進行的會晤重在“協商”。而第三次“文金會”地點是朝鮮的“心臟”平壤,此次會晤的意義將不局限于協商、會談,而是更進一步的“訪問朝鮮”,這包含了南北共存共榮,乃至共同構建永久和平機制的意志。

  “半島南北雙方宣佈將舉行新的歷史性峰會,它將是美朝核談判能否推進下去的一個關鍵指示器”,英國《獨立報》評論説。

  英國《每日郵報》評論説,文在寅一直是當前半島外交背後的推動力,他渴望維持朝核談判,部分原因是他這樣才能推進與朝鮮接觸的宏大目標,但這需要美國的支援才能成功。首爾還想舉行三邊會議或者包括中國在內的四方會議,以此正式宣佈結束朝鮮戰爭,但美國堅持認為在朝鮮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放棄核武器之前不會有和平宣言。儘管結束戰爭的宣言並不意味著是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和平條約,但專家指出它可能帶來一種政治勢頭,將使朝鮮更容易把當前的談判朝著和平制度、外交承認、經濟好處和安全特許權方向發展。

  6日,朝鮮《勞動新聞》發表題為《對話和壓迫絕不兩立》的評論文章説,制裁壓迫和對話絕對不兩立。壓迫只能增加對方的警惕心,對對話百害無一利,對於在過去漫長歲月中處於敵對狀態的朝美兩國尤其如此。通過新加坡朝美首腦會談以及發表共同聲明,雙方共同攜手向全世界宣佈,將終止敵對關係。朝鮮為改善朝美關係,展示了善意和胸懷,不僅廢棄了北部核子試驗場,還將美軍遺骸送還。與此相反的是,美國只是嘴上説改善關係,不僅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反而朝著相反的方向前行。

  評論説,美國不應固執于“先無核化,後締結和平協定”,應擺脫舊時代的對抗思維,回應朝鮮富有誠意的努力。

  【環球時報駐韓國、朝鮮特派記者 陳尚文 莽九晨 環球時報赴朝鮮特派記者 范淩志 陳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