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一帶一路”五週年]中馬創新合作帶來發展活力

2018-09-07 15:3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馬中關丹産業園是中國同馬來西亞共建“一帶一路”的先行示範項目。産業園東南方向10公里就是面向中國南海的關丹港,從這裡出發的船隻僅需3天便可以到達中國廣西欽州港。它與中馬欽州産業園一起,成為世界上首個互相在對方國家建設産業園區的姊妹區,開創了“兩國雙園”模式。

  中國和馬來西亞隔海相望,傳統友誼深厚,是天然合作夥伴。馬來西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中馬産業結構互補性較強,到馬投資興業的中資企業能較快地找到各自在産業鏈上的定位,開展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並不斷提升本地化經營程度,拉動當地就業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馬中關丹産業園規劃總面積近12平方公里,由生産加工區、科技研發區、商貿物流區、休閒旅遊區和生活服務區組成。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過半,二期工程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工。目前,已簽約項目共11個,涵蓋汽車輪胎、鋁型材加工、石化、熱電聯産等領域,有望為當地直接創造近2萬個就業機會。再看“兩國雙園”的另一側,中馬欽州産業園正在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産業全面佈局,馬來西亞企業在中國欽州産業園內投資建設了中馬國際科技園、馬來西亞創新城、中盟新能源産業園等一系列開發區域。

  如今,關丹産業園建設不斷提速,首個入園項目聯合鋼鐵廠即將全面投産,標誌著産業園開始進入“産出階段”。對於這個項目,馬來西亞起初擔心這個擁有先進技術和産能的中國鋼鐵企業會“搶走”本地人飯碗,但聯合鋼鐵用實際行動消解了這一擔憂。目前,聯合鋼鐵本地員工佔員工總數的70%、總投資中有超過5億美元在當地支出、與40多家馬來西亞鋼鐵貿易商開展合作並帶領他們入駐園區、員工薪酬待遇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水準。

  “兩國雙園”合作模式充分展現了中馬經貿合作的活力與創意,中馬互為重要發展機遇和合作夥伴。一方面,中方堅持奉行對馬友好政策,願同馬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把握睦鄰友好大方向並將之推向新高度,推動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願將“一帶一路”重要倡議同馬方發展戰略更好對接,推進中馬産業合作與園區建設,加強經貿投資、農漁業、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願在擴大貿易規模的基礎上推動雙邊貿易更加平衡發展,進口更多符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馬來西亞優質産品,提高兩國貿易便利化水準,同時也鼓勵雙方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擴大雙向投資,同馬方拓展科技創新、汽車、金融、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另一方面,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各國間的交往合作,將使相關參與國獲益;馬來西亞支援並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歡迎中國企業赴馬來西亞投資,深化雙方合作,打通海上貿易通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促進地區繁榮發展。為此,馬來西亞政府將給予中國企業在稅收、物流及貨幣等領域的優惠待遇,為其赴馬投資創造便利。

  展望未來,中馬只要始終堅持友好合作的大方向、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培育合作新亮點並做大合作新增量,定將成為貿易投資的好夥伴、産業合作的好搭檔、創新增長的好隊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田 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