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交部批駁諾魯“拙劣鬧劇” :奉勸諾魯認清大勢,糾正錯誤

2018-09-06 09:5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王未來 陳欣】本應聚焦氣候變化問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被東道國諾魯搞成了自己的“戲臺”。4日晚,諾魯總統對媒體稱,他當天在會上阻止了中國代表發言,因為中方代表“只是個官員”卻“傲慢自大”,“他可能認為來自一個大國,就想要欺負我們”。這一説法5日招致中國外交部強烈批駁。諾魯作為臺灣“邦交國”將此次會議演變為“外交爭奪”的鬧劇,也遭到區域媒體批評。

  9月4日,第3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在諾魯舉行。應論壇秘書處邀請,中方作為論壇對話夥伴出席會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5日表示,諾魯作為論壇主辦國,違背國際慣例和論壇規定,上演了一齣拙劣的鬧劇。會議召開前夕,瑙方要求中方與會人員持普通護照入境。在大多數成員國和中方提出交涉並表示將抵制會議情況下,瑙方不得不同意中方代表團持外交護照與會。會議期間,瑙方再次不顧國際會議慣例阻撓中方代表講話,對此中方當即提出嚴正交涉,並提前離開會場以示抗議。出席會議的許多國家代表團也離開會場,對瑙方表示強烈不滿。

  《斐濟時報》4日的報道稱,太平洋島國論壇當天與18個“對話夥伴”舉行會議,討論氣候變化問題。當時中國代表試圖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言,但遭到論壇主席、諾魯總統瓦卡打斷,“這讓與會人士感到震驚”。雙方發生激烈爭執後中國代表“憤而離會”。紐西蘭廣播公司5日引述與會記者麥克萊倫的話稱,他當時不在現場,但根據在場人士的轉述,當時情形大體一致。

  但到了諾魯總統瓦卡的嘴裏,中國代表就變成了“搶發言”。據路透社5日報道,瓦卡4日在記者會上指責中國官員“違反外交禮節”,在其他國家領導人(吐瓦魯總理)發言時堅持發言,“他本人也只是一名官員而已,他可能認為來自一個大國,就想要欺負我們”。

  “這純粹是無理取鬧”,華春瑩5日回應説,這兩天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盛況已再次充分表明,中國在國際關係中最講究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有關人士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唯有自重,才能贏得尊重。人是如此,國家同樣如此。自重自尊與國家大小沒有關係。

  太平洋島國諾魯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一萬多人。諾魯此舉的背後被認為有臺灣因素。《斐濟時報》4日稱,臺灣並非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對話夥伴”,但今年的情況較為複雜:論壇會議舉行的場地——諾魯市政中心是由臺灣出資所建,“臺灣駐諾魯大使館”就位於該大樓內,距離論壇會議廳大約30米。紐西蘭廣播公司引述與會記者的分析稱,這次會議成為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南太國家爭奪影響力的會場,因此氣氛緊張。論壇秘書長泰勒公開對此表示失望,因為該論壇本應討論島國自身的關切,聚焦氣候變化問題,現在卻偏離了主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5日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我們奉勸諾魯認清大勢,糾正錯誤,不要繼續做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事情。

  “美國之音”5日稱,太平洋島嶼國家是臺灣目前“邦交國”最集中的地區,在臺灣目前僅剩的17個“邦交國”中,太平洋地區就佔了6個,分別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索羅門群島及吐瓦魯。諾魯1980年與臺灣“建交”,2002年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國大陸建交,2005年又再與臺灣“恢復邦交”。臺灣聯合新聞網5日報道説,臺灣“外長”吳釗燮參加了此次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並應瓦卡邀請,是首位發言貴賓。4日,吳釗燮在“臺灣外交部”官方推特賬號上還貼出他與瓦卡的合影,感謝瓦卡的友誼以及他對臺灣“國際空間”的支援。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