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什麼中國對非洲有這麼大吸引力?聽聽非洲媒體咋説

2018-09-03 09:2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今天開幕,它是中非合作論壇繼2006年北京峰會、2016年約翰內斯堡峰會後的第三次峰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形容説,這次北京峰會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聚。肯亞《民族日報》評論説,關於“非洲崛起”——自2000年以來經濟快速增長——的敘事,與中國崛起和18年前成立中非合作論壇密切地聯繫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對非洲有這麼大吸引力”。

  “對於非洲來説,在打破長期的‘貧困陷阱’方面,中國是一個有價值的夥伴”,肯亞《民族日報》評論説,正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所説,一個欠發達和貧窮的非洲仍然是“世界良心上的一道傷疤”。相反,一個發達的非洲不但能償還債務,而且還能像中國在過去40年所做的那樣使人民擺脫貧困。北京峰會顯示中國為什麼對非洲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該評論還説,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制定的新路線圖必然會把中國同非洲的關係帶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水準。北京峰會有四項議程,被稱為中非關係“新的歷史性時刻”。一是中國和非洲“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命運共同體”,以此駁斥“文明衝突”和“修昔底德陷阱”,強調“和平發展”是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安全道路。二是書寫將“一帶一路”倡議同非洲發展聯結在一起的新篇章,非洲國家是從中國1.2萬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的全球60多個國家當中的一部分。三是為走向更高水準的中非合作開闢新的道路。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為非洲首要的貿易夥伴。四是將中國和非洲人民緊密聯結成一個大家庭。作為中國提升其軟實力的一部分,中國優先推動人民外交,提供獎學金,在41個非洲國家建立了超過80所孔子學院。

  喀麥隆《論壇報》重點報道了總統比亞訪華的新聞。另一篇報道稱,中非合作論壇對於非洲減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非洲工業化,通過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實現減少貧困。此次喀麥隆代表團有十余名職能部門負責人,希望充分學習中國在工業化和地方發展方面的經驗。該報還稱,中非合作論壇不僅是政府間論壇,還吸引不少企業家、非政府組織等多界別人士參與,這將給普通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通過大規模投資和大型項目改變非洲大陸”,德新社2日報道了一則案例:中國服裝公司G & H 在盧安達有超過1000名員工。報道稱,不僅在盧安達,而且在整個非洲,北京都正在擴大其影響力。據麥肯錫諮詢公司估計,目前有1萬多家中國公司在非洲開展業務,雇用了數百萬非洲人。

  埃及貝尼蘇夫大學東亞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娜迪亞埃爾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前,非洲現代化正處於新起點,中國則處於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非洲的工業和農業實現自主發展,急需“授人以漁”的國際産能合作,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的新能量恰好形成優勢互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