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黃群:颱風中 他用生命撐起船舶夢

2018-08-31 11:1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犧牲前一個星期左右,黃群回家探望了自己的母親。他當時剃了個不太好看的平頭,不好意思地對母親解釋説,理髮師剪錯了,也不怪人家。那天,他還幫母親換了燈泡。

  2018年8月20日,颱風“溫比亞”過境。

  在遼寧大連中船重工760所南碼頭上,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在狂風巨浪中搖晃。這個平臺對提升我國船舶多項核心技術水準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作為760所的品質總負責人,黃群果斷帶上11名同事攜帶備用纜繩衝向碼頭,對平臺展開加固作業。

  現場的監控視頻記錄了他們與海浪搏鬥的身影:在300米長的碼頭上,一個浪頭襲來,幾名同志瞬間被海水吞沒。等浪頭過去,他們再次站起來,繼續向前衝……

  然而,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黃群和另外兩名同事被巨浪捲入海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他們戰鬥數十年併為之驕傲的崗位……

  在親人、朋友的記憶裏,投身船舶事業一直是黃群的夢想。1985年高中畢業後,黃群報考的第一志願就是船舶與海洋工程。

  在那個年代,報考船舶專業的學生大都懷有振興中國海軍的夢想,黃群也不例外。在大學裏,他特別喜歡鑽研,常常一個人默默站著觀看船舶試驗,嘴裏還會跟著默念操作流程。

  黃群平日裏話不多,但是只要説起船舶、説起技術,他就能滔滔不絕。

  畢業前夕在上海實習期間,黃群第一次登上了護衛艦。他興奮極了,找士兵借了頭盔,像一名真正的海軍那樣留了張影。

  1989年,黃群畢業了。他如願來到位於武漢的中船重工719所工作。這一幹,就是28年。

  當時719所的工作條件非常艱苦,10多個人擠在一間狹小的辦公室裏。為了給員工發工資,所裏不得不生産洗衣機、塑鋼窗等去銷售。沒過多久,與黃群一起進所的15名大學生竟流失了一大半。

  然而黃群堅持了下來,拿著微薄的工資,學著過硬的本領。他説,自己就是“釘子”,“釘”在這裡不走了。他經常利用週末或午休時間加班,把圖紙圍著四面墻挂起來,然後趴在墻上修改圖紙。這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從科研一線的技術人員到品質總負責人,多年來,黃群參與了一批又一批國家重點艦船項目,還受到過“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院士的賞識。

  一次,一家外協工廠的設備要上裝備,經過多個審批流程後,最後卻“卡”在了品質部。原來,擔任品質部部長的黃群發現“這個産品出現過脫漆問題,整改後還是有問題”,所以堅決不予通過。

  在黃群和同事的努力下,所裏建起了74項安全生産標準。後來,標準又變成了制度,成為單位的一面旗幟。

  2017年,黃群被調到大連的760所分管品質安全工作。沒過幾個月,所裏的品質安全體系就有了明顯改變。2018年1月,在整個集團舉行的品質安全考核中,760研究所的排名位居前列。

  在去大連履新前,黃群曾給兒子黃海智寫了一封信。信中説:“海智,你好!爸爸很想你,今天沒回家,就住在藏龍島這邊,我估計4月份就要離開這裡去大連履新了。”

  如今,握著父親的這封信,黃海智説,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爸爸很想你”。因為,他也很想爸爸。24歲的黃海智目前在德國留學,他希望畢業後能夠回國,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