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這個夢想美國海軍苦等20年 欲靠它對中俄扳回一城

2018-08-31 10:5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報道 特約記者 張亦馳】苦苦等了20年之後,美國海軍的隱形艦載機之夢即將成為現實。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最新型F-35C隱形戰機8月28日開始在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林肯”號上接受測試,這將為明年2月F-35C正式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奠定基礎。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儘管F-35C仍有諸多不足,但它的正式部署,意味著美國航母艦載機將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海軍航空兵形成“代差”。

  F-35C開始作戰測試

  “史上首次,F-35C隱形戰鬥機從‘林肯’號航母上彈射起飛。在它身旁,F/A-18‘超級大黃蜂’、E-2‘鷹眼’、C-2‘灰狗’等主力機群一字排開,這是美國航母艦載機家族的大合影”。《防務新聞》29日描述稱,8月28日,美國海軍在大西洋的“林肯”號航母上開始對F-35C進行作戰試驗。F-35C聯合攻擊戰鬥機艦隊整合辦公室主任戴爾霍蘭中將表示,目前的測試主要集中在F-35C的出動效率、空中攔截和打擊任務上。報道稱,所有這一切都正在推動今年晚些時候更正式的作戰測試和評估,以及2019年2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屆時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表明這種隱形戰機已準備好部署。

  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9日稱,美國海軍表示,一共有6架F-35C戰機正在參加測試評估,包括F-35C在航母上的適應性。新的測試評估將重點檢驗它與其他飛機的協同作戰能力。美國海軍同時也在測試F-35C在實戰條件下的有效性。“我們一直在與(航母)攻擊群整合,完成許多任務,例如防禦性防空和反潛戰。”

  隱形艦載機帶來獨特優勢

  《防務新聞》稱,美國海軍對隱形艦載機的追求已經持續了20年。在美國空軍推動野心勃勃的F-22隱形戰鬥機計劃的同時,美國海軍也提出自己的隱形殺手——A-12攻擊機,希望這种先進戰機能憑藉隱形優勢突破蘇聯海軍的重重防禦,或者深入敵境進行遠距離打擊。蘇聯解體後,昂貴而複雜的A-12失去用武之地,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下馬。但隨著中俄海上力量的高速發展,美海軍深感現有艦載機逐步失去技術優勢,希望引進隱形戰機重新扳回一城。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F-35C本身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通過隱形能力和強大的對地任務載荷,能對別國的地面重要目標實施滲透和打擊,完成“踹門”任務。在中距離空戰中,對別國的三代機或者三代改也能形成巨大戰術優勢。

  除此之外,F-35C還能提高整個體系的作戰效能,發揮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例如它可以憑藉隱形能力前沿部署,通過數據鏈向其他平臺分享情報,這樣“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或者“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導彈後,由前方的F-35提供制導資訊。依靠F-35C的幫助,美軍艦艇發射的“標準-6”防空導彈可以攻擊大約400公里範圍內掠海飛行的目標,這是以前無法想像的。

  F-35C並非無懈可擊

  《防務新聞》承認,儘管美海軍官員拒絕討論測試結果,但F-35C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F-35C的高科技頭盔限制了夜間飛行操作,因為螢幕的螢幕會出現綠色雜光,使得飛行員很難看清航母的甲板燈。霍蘭稱,海軍正試圖用新的LED螢幕解決這一問題。目前美海軍只允許駕駛其他戰機有過50次以上夜間著艦經驗的“老鳥”飛行員駕駛F-35C夜間著艦。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30日則透露,美國聯邦審計總署的報告顯示,現有F-35項目存在966個“明顯缺陷”。其中超過110項屬於“一類缺陷”,即在飛機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損害可靠性、安全性或其他關鍵要求”。

  中國專家表示,F-35C形成戰鬥力後,將對中國目前使用的殲-15艦載機形成“代差”優勢,應該説壓力很大。不過中美海軍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會出現大洋上的航母大戰。比較現實的可能是,搭載F-35C的美國航母靠近西太平洋對中國進行威懾。屆時,中國空軍的殲-20隱形戰機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F-35C的優勢。另外,爭奪隱形時代的制空權,不一定要空中正面對抗,對平臺、基地的打擊可能更高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