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澳英法將在南太島國增設使領館,“抗衡”中國影響力?

2018-08-31 10:5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英國路透社8月29日報道稱,美國、澳大利亞、法國、英國計劃在太平洋島國新增設使領館,並增加經濟援助,以此抗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報道還引述“美國政府匿名人士”的話稱,中國給太平洋島國提供大量貸款的行為會導致這些國家“落入債務困境”,美對此表示關切。這一説法30日遭中方駁斥。

  “在散佈于遼闊太平洋上的小島上爭奪影響力對西方國家十分重要,因為每個島國在聯合國和其他的國際論壇上都擁有投票權,另外他們還控制擁有豐富資源的海洋”,路透社稱。美國政府消息人士説,華盛頓將增加在帛琉、密克羅尼西亞和斐濟的美國外交人員編制;澳大利亞政府將在數周內任命派駐吐瓦魯的公使,該職位在幾個月前剛剛設立;英國計劃2019年底前在萬那杜、東加和薩摩亞設立使館;法國總統馬克龍尋求明年初組織一次太平洋國家領導人會議。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30日稱,雖然澳政府對周邊島國的關注度前所未有,但是新總理莫裏森卻不會出席下月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這一決定遭反對黨工黨批評,稱這是對南太島國的侮辱和戰略性錯誤。

  近期,一些西方媒體頻繁炒作所謂“中國債務陷阱”問題。針對路透社以“美國政府匿名人士”之口再提這一説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0日説,日前特朗普總統發“推特”稱,所有以“匿名人士”為消息源的報道都是編造的,都是假新聞。“我不知道你説的這條報道符不符合這一標準。”

  華春瑩説,我就感到很奇怪,同樣是資金,怎麼西方國家提供的就是“餡餅”,而中方一提供就變成了“陷阱”?這是不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她指出,中方提供的有關貸款從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我想奉勸有關人士,不要在別人埋頭建路時自己忙著去‘挖坑’,而應與中方一道,真心實意地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多做好事和實事。”

  西方媒體的炒作也招致南太島國的批駁。路透社稱,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30日表示,“如果南太一些國家陷入債務問題,只能怪自己,而不是怪借款人”。他説,薩摩亞也從中國借款,但還款“毫無問題”。

  新上任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將如何應對冷淡的中澳關係,備受關注。據《澳大利亞人報》30日報道,“五眼聯盟”國家近日在澳商討對策,同意共同應對“嚴重的外國干涉問題”,並呼籲對相關國家問責。除美國外,澳一直是最熱衷炒作“外國干涉”問題的國家,今年還通過了新的反外國干涉法。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