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不振 問題難解 島內青年“薪情”不好

2018-08-31 09:3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1111人力銀行近日公佈了一項針對上班族的薪資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平均工作年限長達11.12年的臺灣上班族,月薪為3.6萬元(新台幣,下同)。而他們從事第一份職業時的月薪為2.6萬元,推估11年的薪資成長變化,每年漲幅還不到1000元,令人唏噓。

  數字漲?看得見摸不著

  臺灣的低薪問題爭議已久,約1/4的上班族、130萬人月薪只有2.2萬左右,他們大多是青年,21歲至40歲就佔了六成。

  蔡小姐是該項調查的受訪者之一。她告訴記者,自己原本在私人企業做財務,公司規模小,只有在工作量大幅增加時,老闆才象徵性地增加1000元薪水。“工作8年來,薪水只增加三四千元,期間最長有超過3年沒加薪。”然而,蔡小姐每月需負擔逾2萬元房貸,還要為養老投入固定儲蓄,再加上工作量不斷增加,壓力大到影響睡眠品質,她不得已選擇跳槽轉行。

  很多上班族有著和蔡小姐類似的經歷。上述調查顯示,臺灣上班族平均薪水停滯長達3.47年,有將近36%的受訪者“凍薪”已經超過4年。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分析説,臺灣97.74%的企業為中小企業,經濟不景氣,企業普遍對人事開支援審慎態度,因此上班族感覺薪水難有起色。

  然而,官方數據卻與民眾感受大相徑庭。臺當局行政主管機構負責人近日援引“主計總處”統計數據説,今年5月臺灣平均月薪約4.8萬元,漲幅創18年新高。“幹話”一齣,島內民怨一片沸騰。有經濟專家指出,臺灣經濟雖有成長,但社會貧富差距擴大,資本獲利流入富有階層口袋,漂亮的數據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只是表面數字,拉不動心跳、撩不起情緒,流於無感。

  抬底薪?只治標不治本

  何啟聖從調查中得知,有42%的企業沒有固定調薪制度,上班族想要漲薪,除了跟老闆“鬥智鬥勇”,就只能選擇跳槽。“上班族平均會忍耐3.3年才開口向老闆討加薪,若要求被拒,過半的人則離職跳槽。”他對記者説,很多上班族離職的原因是“錢沒到位”。平均每跳一次槽,上班族的薪資會成長7242元。但好的崗位“僧多粥少”,跳槽並不容易,成功除了靠努力,也需要等待運氣。

  對於被詬病已久的上班族尤其是基層勞工低薪狀況,民進黨當局也迫於壓力,決定從明年起調升基本工資,由目前的2.2萬元調漲為2.31萬元。但靠政策佈施,只是治標不治本。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文淵認為,一味提高基本工資,會使企業人力成本加重,影響企業發展,甚至反而造成年輕人失業。

  老家臺灣苗栗、在臺北打拼的蕭思源擔憂,每次加薪後物價必定上漲,結果調薪有限,全被物價抵消,上班族依舊苦哈哈。最可憐的是做小生意的商販,原料物價跟著加薪運動而上漲,成本增加,生意卻沒有變得更好。尤其又逢軍公教年金改革上路,民眾消費力大減,還可能變得更差。他認為:“關鍵還是要把蛋糕做大。經濟好了,全民自然加薪,這不是什麼大道理。”

  經濟方向偏歪,蛋糕無法做大,這恰恰是臺灣低薪的癥結所在。

  “過去我們是四小龍之首,現在連尾巴也排不上。”王文淵炮轟臺當局奉行的“新南向政策”,“大陸市場佔臺灣出口總額42%,對臺灣全球市場佈局極為重要。”他説,現在臺灣很多問題的根源都在經濟,要再造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必須處理好兩岸關係。

  討生活!用腳投票西進

  臺灣經濟前景不如預期,而另一邊的大陸福利薪酬節節攀升,不少人選擇用腳投票西進大陸。據臺灣媒體統計,目前在大陸的臺商、臺幹、臺生、臺籍員工有約200萬人,而且不斷呈現年輕化、精英化的趨勢。

  根據臺灣104人力銀行去年底的調查,新“登陸”的臺灣人中,23%是在畢業後一年內直接到大陸找工作。臺灣職場精英,包括醫生、金融從業人員、民航飛行員、建築師、會計師等也開始大舉西進。“光是臺灣政治大學校友在上海的會計師群組,人數就有400多,臺灣會計師大批往大陸市場移動,早不是新聞。”馬施雲大華聯合會計事務所合夥人王世銘表示。

  這些在大陸的臺灣精英,平均薪酬是臺灣同職級的多倍,很多人還表示,最看重的是大陸市場潛力大,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可預期的未來。

  高雄小夥黃柏翔2014年從臺灣政治大學金融學博士畢業,次年被大陸的光大集團錄取,在北京已經工作3年多。“過去來大陸的臺灣人以商人居多,如今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尋找更好的發展機遇。伴隨大陸經濟、科技等各領域的高速發展以及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的。”他説。

  連臺灣南部都感受到了大陸的吸引力。在臺北永春市場擺攤賣水果的洪大媽告訴記者,她一個曾居住在南部的親戚是民進黨的鐵粉,曾大聲説要留在臺灣,還嘲弄那些外出發展的人。但他兒子卻到了大陸工作。(記者 汪靈犀 王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