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張建平: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

2018-08-31 09:0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在北京拉開大幕。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張建平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此次峰會主題,凸顯了在當前新形勢下,中非雙方進一步凝聚共識、攜手共進,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堅定信念,峰會的舉辦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

  張建平表示,此次峰會主題與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用”全球治理觀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目標一脈相承。目前,共有9個非洲國家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另有20多個非洲國家正與中國開展商簽事宜;中非合作在“五通”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2015年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方宣佈實施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取得有效落實。“這些都證明,中國倡導並積極參與的‘南南合作’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得到了非洲國家的廣泛支援。”張建平説,“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中非之間已經構築起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新形勢下,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新時代的要求,反映出中非雙方共同的合作意願與發展需求”。

  張建平認為,在對非合作中,中國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風雲突變,不少能源資源出口導向型的非洲國家經濟遭遇“逆風”,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停止對非融資。面對非洲遭遇的這些暫時困境,中國積極伸出援手,一方面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加大對非投資,在非洲建成了一大批具有經濟社會效益的旗艦項目,另一方面也通過減免非洲國家到期的債務、提升貸款的優惠度等舉措為非洲國家紓困。“通過修路、培訓職業技術人才、派遣醫療隊等務實舉措,將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帶到非洲,努力幫助非洲國家減少貧困和改善民生。”張建平説,“這是一種憑藉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凝結出來的深厚友誼”。

  自2000年成立以來,中非合作論壇已經成為中國與非洲國家集體對話合作的重要平臺。張建平表示,中非合作論壇是增進中非雙方相互理解,鞏固雙方友好、務實合作關係的有效多邊機制,是南南合作的典範,“這一機制對於中非共同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贏得話語權,共同推動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積極支援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也積極參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來。“相信在北京峰會上,中非雙方將就這一宏大的主題做出面向未來的重大方向性指引。中非雙方在這個平等開放、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平臺上共同商議、群策群力,一定會引領中非合作邁向更高品質、更高水準。”張建平充滿期待地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 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