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佈局更加均衡

2018-08-31 09:0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10年,我國對外投資年均增長27.2%,躋身對外投資大國行列。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246.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位;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4820.2億美元,位居世界第8位。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資本的全球影響力愈來愈強。”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

  數據顯示,在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背景下,2018年1—7月,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與2018年全球直接投資預計最高增長10%相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了高增長。

  “與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歷史同期相比,當前我國對外投資流量與存量均遙遙領先。”趙萍介紹,2016年,中國每人平均GDP為8123.18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每人平均GDP 8000美元時期的9.28倍、2.41倍、9.45倍、19.26倍,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是同水準時期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的11.16倍、1.86倍、13.49倍、24.38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佔GDP的比重為1.61%,雖然低於同期英國的2.26%,但明顯高於美國0.63%、德國0.53%、日本0.28%的水準。

  對外投資産業分佈更加理性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從無到有,經歷了孕育、探索、穩步推進和理性調整四個階段。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理性調整階段之後,結構日益優化,由資源獲取型向構建全球價值鏈和技術引導型轉變,逐步形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並重的空間佈局。

  根據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測算,截至2018年1月底,中國境外投資備案企業(機構)共有27497家,企業數前十位的國家(地區)為中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德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其中中國香港、美國分別達到8000家和4000家,佔中國境外投資企業總數的47.85%。“對外直接投資國別佈局更加均衡,對外直接投資沒有出現過度倚重單一市場的問題。”趙萍説。

  此外,趙萍指出,從2015年開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步入理性調整階段,雖然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在全球中的份額升至10.14%,投資結構、品質效益不斷優化。2018年1—7月,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佔比分別為32.5%、15.8%、11%和9.6%。在風險較高的房地産業、體育和娛樂業沒有新增的對外投資項目。

  近20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已經從資本凈流入國成為凈輸出國,對外直接投資繼續位居世界前列。對外投資從資源尋求型轉向資源、技術、市場全面尋求型。投資領域從商貿服務擴展到一般製造、高端製造、新興産業等多重領域,投資形式也出現多元化發展。

  “以前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資金短缺、市場依賴集中、非公企業弱小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同時也出現了資金外流、産業轉移、國內成本上升、就業壓力大等新問題,需要根據新的國內外形勢變化,進一步完善對外投資戰略。”趙萍指出。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31日 10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