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人先鋒號”的旗幟在三沙高高飄揚

2018-08-28 21:06:00
來源:中工網
字號

  近日,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相關領導和南方電網集團工會相關領導共同為南方電網海南三沙供電局授予了“工人先鋒號”的牌匾。牌匾挂在三沙供電局營業大廳門口,在紅綢彩帶映襯下,格外醒目。

  彩帶在海風中倔強地飄揚。在海天一色的三沙,這一抹星紅無不彰顯著中國工人的偉大品格。

  “工人先鋒號”的旗幟在三沙高高揚起,讓三沙供電局這個57人的團隊更加堅定“創一流工作,一流業績,一流服務,一流團隊”的信心。

工人先鋒號牌匾在陽光下閃光

  “創業艱難百戰多”

  6年前,三沙供電局籌備成立。一個崗位上百個人競爭,一批海南電網的年輕職工懷著憧憬和探秘心理報了名,通過選拔,最後組成一支以80後為主的12人供電團隊。

  這支團隊在三沙市成立後的一個月(2012年8月),掛牌成立了“三沙供電局”,正式建設運營管理永興島(三沙市政府所在地,西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電網,開啟了他們為南海送光明的新征程。

  對於這個新組建的團隊,憧憬和神秘在心裏短駐而過。從他們踏上永興島那一刻起,各種考驗就接踵而來。當然,這也是他們書寫電力職工傳奇的開始。

  剛到三沙,吃住行都是問題,加之島上高溫、高濕、高鹽,員工生活受到極大挑戰。

  “居無定所”成為創業初期最難忘的經歷。建局的前兩年,職工的住宿都是“打遊擊”。他們租住過其他單位的職工宿舍,也借住過政府幹部宿舍。租不到房時,他們就住簡易工棚。路過氣象局時,最早上島的“華仔”馮乃華自豪地表示:“這裡我也住過,當時8個人擠一個屋,但那已經很幸福了。”然後他介紹了一連串曾住過的地方。在閒聊時提到了三沙賓館,一名職工開心地説:“剛來時,我有幸在那裏住過兩個晚上,後來就被‘趕’出來了。”所有職工每次上島都攜帶很少的東西。當時,在島上,每個人都只有一整理箱的個人物品,當租住或借住地不能再住時,端起自己的整理箱就走。

  島上的全部吃喝物資都是通過補給船運過去。受到颱風、洋流、潮汐等影響,船期不固定。那裏又是颱風走廊,有時連著四五個颱風打過來,兩個多月沒有補給船也很正常。儲備食物吃空了,食堂煮了一大鍋野木瓜,大家心照不宣:倉庫見底了。

  在島上,每個人面對的不是如何與人相處,而是如何與自己相處。美麗的永興島,飯後遛彎就能轉完一圈。每天一趟的民航飛機和每週一趟的三沙1號、瓊沙3號補給船是出入島僅有的交通工具。

  人到島上,就是插翅難逃。

  除了工作,剩下的時間只能對著藍的天,藍的海,聽海浪輕柔的呢喃或粗暴的怒吼,白天曝曬的太陽,晚上滿天的繁星。這就是三沙生活的主調。孤獨寂寞成了所有職工繞不過的坎。除了和家人朋友聊微信,他們學會用各種方式打發時間。有人學會彈吉他,有人打得一手好球,有人成了攝影愛好者,有人成了釣魚高手,還有人學會了夜觀星象……

  2016 年 6 月, 通訊中斷了20多天。補給船靠岸那天,碼頭上聚集了很多人,一些首次到三沙的建設者看到碼頭翹首以盼的人群,激動地説:三沙人太熱情了。“確實是熱情,與外界隔絕了那麼久,實在沒什麼新鮮事,大家都會跑去看,最重要的是,船是自帶 4G 信號的,我們都去蹭網了!”

  除此,早期島上沒有海水淡化廠,洗澡等生活用水都是取島上的地下水,大家都稱為“苦水”。因鹹度太高,洗完澡後,身上還是黏乎乎的,頭髮像鋼絲一樣豎著,“感覺還挺帥”。

  島上工作與生活,一切都是“自立更生”。數十噸發電的柴油,職工自己拉回電廠,供電局院裏的衛生自己搞,車壞了自己修,門壞了自己解決……就是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三沙電力職工戰“三強”(日照強、颱風強、降雨強),鬥“三高”(高溫、高濕、高鹽),創出一流的工作,讓三沙的發電量大幅提升,讓每天定時停電的三沙實現了365日*24小時不停電。

南方電網永興島營業廳值班人員在值班

  不再讓居民總煮夾生飯

  “數據靠人抄,操作靠人跑,控制靠經驗。”這是早期三沙電網工作的真實寫照。

  萬般無奈,也得從零開始。

  2013年,三沙電網年輕的團隊果斷承接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的一項子課題:分佈式能源的微電網控制與優化技術,為多種清潔能源的消納並網提供技術支撐。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年輕的團隊攻克了重重難關,最終實現了智慧微網的初步應用,實現了光能的100%利用。同時,大大解放了人力,很多工作在控制室就可以完成。很多操作不用人工挨個機器之間來回跑,也不用先關掉一台發電機,再啟動另一台發電機的“休克療法”來倒閘。

  “現在大家都不會因電壓不穩,煮一鍋夾生飯了。”三沙供電局綜合部副主任靳珊用最直接的方式給大家描述了新變化。在永興社區居委會廣場邊開小賣部的蔡先生就深有體會。他來島上生活10多年,早些年都不敢奢望有冰櫃。如今,他三四台冰櫃放在店裏,連椰子都放進去冰鎮。“現在,愛冰什麼就冰什麼。”

  “目前,三沙局清潔能源的裝機容量正在逐年提升,對多種能源供給積累了一定經驗。”局長武鈺説。永興島下一步還將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能源發電佔比。

  一個以80後、90後為主的年輕團隊,在茫茫大海上,卻有著非凡的抱負和決心,他們創造了一流的業績。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