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就對華加徵關稅舉行公眾聽證會 召開首日遭到一片反對

2018-08-21 17:2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當地時間20日,美國開始就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産品關稅稅率提高到25%一事,舉行為期六天的公眾聽證會。當天,這個聲稱要保護美國企業利益的關稅清單,卻遭到了眾多美國企業代表的強烈反對。

  

  央視記者 肖賀佳:今天這個聽證會是在美國貿易委員會召開的,不管是貿易代表、企業代表還是行業協會的代表,他們被分成了8組,每組8個人,每個人有5分鐘的時間來表達自己,或者是反對或者是支援這個清單。我們今天在現場看到的是,反對的人比支援的人多得多。今天的聽證會是不能錄影不能錄音也不能照相的,所以我們只能等這些證人結束證詞之後去進行採訪。

  

  美國服裝鞋帽協會副主席 史蒂芬拉馬爾:我覺得中美應當可以坐下來,討論智慧財産權、技術移轉,而不是通過“關稅”來解決問題。

  

  美國電子煙協會總裁 托尼阿布德:正如我在301調查委員會面前作證時説的,電子煙這種技術本來就是中國2003年發明的,而且後續的很多發展創新也是來自中國。所以美國的技術向中國移轉的説法也不太成立。

  

  美國化學委員會國際貿易事務主管 艾德布魯特瓦:我們鼓勵他們(301調查委員會),強烈鼓勵他們去跟中國談判,而不是挑起貿易戰這樣針鋒相對。

  央視記者 肖賀佳:那麼像這樣的聽證會從今天開始一直到週五是5天,再加上下週一的一天,一共6天的時間。一共有358位代表將表達自己的意見。至少根據今天的情況,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不可修復,很多企業的代表或者是行業協會的代表用這樣的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即將蒙受的經濟損失。很多企業表示他們還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裁員,來降低企業的成本。

  

  美國電子煙協會總裁 托尼阿布德:我們非常擔心,因為如果再加25%的稅,會給美國的小微企業帶來巨大的負擔,生意直接就沒得做了。

  美國服裝鞋帽協會副主席 史蒂芬拉馬爾:我們的一些企業最近發現,它們出口到中國的紗線和紡織品得多交25%的稅。然後它們再進口回來的最終産品得再多交25%的稅,所以它們就得多交雙倍的稅。

  

  美國化學委員會國際貿易事務主管 艾德布魯特瓦:這還是(今年)4月的數據,我們估算出了大概24000個工作崗位會(因為經貿摩擦)流失掉,包括化工行業和他們的下游産業,這還只是最初的500億商品關稅的影響。

[責任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