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理真:用生命捍衛黨的事業(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18-08-21 13:1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新華社合肥8月20日電 (記者鮑曉菁)安徽蕭縣莊裏鄉莊裏村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落,這裡就是革命烈士陳理真的故鄉。86年前,年僅25歲的陳理真犧牲在南京雨花臺。

  陳理真,又名陳履真、陳力真,1907年生,安徽蕭縣人。7歲入私塾讀書,後考入徐州的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學習。他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逐步接受革命思想。畢業後在蕭縣任教。192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擔任中共蕭縣縣委青年部長。1929年春到上海,先後在上海華南大學、大陸大學學習。同年8月參加中共中央黨訓班學習。其間和秦雅芬相戀結為革命夫妻。9月學習結束後,和秦雅芬一起調往徐州,參加恢復徐海蚌特委的工作。

  1930年3月,中共徐海蚌特委重建,陳理真任特委宣傳部長,7月任中共徐海蚌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並兼任鐵路工作委員會書記,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堅持開展黨的地下鬥爭,積極推動當地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的發展。1931年4月,陳理真調任中共長淮特委(蚌埠特委)書記、江蘇省委特派員。同年6月,調任中共上海滬東區委書記,之後又在上海反帝總同盟罷工委員會工作。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戰爆發後,陳理真領導滬東區工人和市民積極支援十九路軍的抗戰,組織運輸隊、援護隊和反日救國會,推動反對日軍佔領上海的鬥爭。

  1932年5月,陳理真調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工作。10月,黨組織決定派陳理真、秦雅芬到蘇聯學習。臨出發前的一天深夜,他被叛徒出賣,在徐州被捕,後被押解到南京國民黨憲兵司令部監獄。在敵人的監獄裏,陳理真受盡各種酷刑,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他堅守自己的信念,決心即使犧牲自己,也絕不透露黨的秘密,絕不出賣革命同志。敵人要求他在自首書上簽名即可以換取自由,被他斷然拒絕。無計可施的敵人叫來叛徒等做説客,妄圖瓦解陳理真的革命意志。面對這些威脅和利誘,陳理真義正詞嚴地痛斥他們:“一個真正的共産黨員的心,叛徒是永遠理解不了的”“我決不會當叛徒”。惱羞成怒的敵人用死亡威脅他,陳理真用怒視回應了敵人。1932年11月,陳理真血灑雨花臺,犧牲時年僅25歲。

  人民永將銘記英烈。2006年,陳理真家鄉政府和人民為他建起一座紀念碑,用來緬懷他的英雄事跡。這座紀念碑就矗立在距離莊裏村不遠的蕭縣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南大門。現在,每天都有如織的遊人和村民前來瞻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1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