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穩投資 補齊短板增強後勁

2018-08-19 14: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今年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為下半年“以穩應變”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各地各部門採取了哪些相關政策措施?下半年穩投資應該怎麼幹?記者在貴州、天津進行了採訪。

  抓牢關鍵處要緊地,改善基礎設施助力脫貧攻堅

  “以前沒有公路,山貨運不出去,發展機會進不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石門鄉營坪村村民蔣安成説。石門鄉距縣城140多公里,開車要1天時間,長期以來是交通的死角。

  “這兩年村裏路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種植養殖産業慢慢有了起色。”村主任邵才銀説。蔣安成也在村裏開了小賣鋪,平均每天收入100多元。

  “穩投資,要穩在關鍵處要緊地。對貴州而言,當前頭等大事就是脫貧攻堅,必須儘快補齊農村路和水兩塊短板,讓老百姓出行方便、飲水安全。”省發改委主任陳少波介紹,貴州已實施農村“組組通”公路3年行動,從2017年8月到2019年,計劃投資380多億元對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硬化路。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建成4.95萬公里,完成投資313億元。

  “組組通”只是貴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貴州持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高鐵累計發送旅客量、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別增長57.6%和18.6%,旅遊業持續井噴式增長。120多家國內外500強企業落戶貴州。全省進出貨物比由2012年70:30轉變為53:47,越來越多黔貨走出大山。

  “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關鍵是抓住薄弱環節。”陳少波説。2017年,70個縣建成投運中型水庫。最近決定集中力量確保明年上半年前全面解決全省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補短板,資金從哪來?貴州積極探索投融資新模式,按照“省級統籌、分級承貸、分年籌集”方式,整合省屬國有企業和地方金融機構有關資源和力量。

  産業基金借助市場化手段激發社會投資

  去年以來,天津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以及社會資本對優質項目的投資意願,正是穩投資的方向、動力所在。”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週密認為,一方面要繼續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另一方面要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制度成本。

  去年,200億元海河産業基金設立,撬動5000億元規模的社會資本,主要投向支柱産業與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先進製造業。

  “天津擁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國有企業較多,設立基金是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有效載體。”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有關負責人説,近幾年開始通過設立産業基金,市場化專業化手段來激勵社會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並解決部分市場失靈的問題。

  為保證資金真正投向實體經濟,海河産業基金公佈了負面清單:凡由海河産業基金直接或間接出資的投資基金均不得開展“名股實債等變相增加政府債務”“從事融資擔保以外的擔保、抵押、委託貸款”以及“吸收或變相吸收存款,向第三方提供貸款和資金拆借”等11項業務。

  截至今年6月底,12個智慧科技和先進製造項目落地天津,規模298億元;27個項目正在推進落地,規模1032億元。落地項目中規模最大的是紫光雲項目。海河産業基金與紫光集團合作,發起設立規模120億元的母基金,旨在打造公共雲服務商和數據運營研發基地。其次是規模80億元的高濟投資項目,目標是建成國內領先的市場化基層醫療服務平臺。

  “簡政、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增強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投資後勁。”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長黎紅介紹,天津自貿區掛牌成立3年多來,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金融政策制度。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升,企業資金週轉效率提高90%。外匯業務一站式綜合服務、企業開戶綠色通道等便民惠民措施,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和水準。“一顆印章管審批”讓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固定資産投資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3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20.2個百分點,佔比47.6%。

  聚焦有利於增加就業容量、具有科技含量、確保環保品質的好項目

  “穩投資不是單純為了穩增速,而是要擴大有效投資,優化供給結構,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陳少波説,對貴州而言,檢驗穩投資的標準就是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守好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2013—2017年,貴州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2萬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對全省決戰脫貧攻堅和穩投資促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貴州在穩投資上始終注重與推動高品質發展有機融合。在投資方向上,始終聚焦有利於增加就業容量、具有科技含量、確保環保品質的好項目。在投資結構上,更加聚焦補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事業“三塊短板”和做強大數據、大旅遊、大生態“三塊長板”,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抓實“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和大數據“萬企融合”行動,千方百計改造提升傳統産品供給、增加優質新興産品供給,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在投資主體上,強力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更加注重激活民間投資和吸引外來投資,開展産業大招商、營商環境大整治,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對促進有效投資的協同整合作用。

  “降成本是穩定企業投資預期的關鍵。”週密説,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資成本等,還有很大下降空間。

  今年5月,天津市出臺了8方面38項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政策措施。其中,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方面的政策措施21項,包括降低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等;降低人工成本方面4項,包括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企業繳費率等;降低融資成本方面1項,即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降低能源資源成本方面2項,即降低用氣成本和降低用電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方面2項,即實施大件運輸車輛通行費優惠政策和降低天津港物流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5項,包括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推行“政務一網通”改革等;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方面1項,即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經測算,這些政策措施實施後,預計每年至少可降低企業成本308億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