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8省份居民收入增長跑贏經濟增速 這兩地的人掙得多

2018-08-18 09: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8日電 (熊家麗)近日,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出爐。經濟總量方面,廣東居首;增速方面,貴州上半年GDP增速10%表現最佳;收入方面,8省份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了當地的經濟增速,京滬兩地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多,均超過3萬元。

  廣東GDP總量居首 貴州增速第一

  31省份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上海、福建、安徽、北京、遼寧、陜西、江西等16個省份GDP總量超萬億,其中,廣東、江蘇上半年GDP總量突破4萬億元。

  廣東以46341.93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列第一。江蘇、山東分別以44863.52億和39658.06億的經濟總量位列第二、三位,後者距離4萬億大關僅一步之遙。此外,西藏的經濟總量在各省份排名最低,為615.86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全國31省份中,16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水準,兩省份增速與全國持平,其中貴州GDP增速第一,吉林增速墊底。

  貴州省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6632.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增速高於全國水準3.2個百分點,連續30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位。

  具體來看,貴州省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高於全國水準(6.0%)11.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産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32.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7.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45.9%,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7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9.6%,增速高於全國水準(6.7%)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91個月高於同期全國水準,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3.8%、18.8%和33.1%。

  在31省份中,吉林省雖然以2.5%的增速排名墊底,但相較于一季度,上半年GDP增速已回升了0.3個百分點。從具體的經濟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對此,吉林統計局指出,“目前仍處在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各項因素更加錯綜複雜,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上半年GDP增速高於全國的省份還有西藏、雲南、江西、陜西、安徽、福建、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寧夏、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15個地區。此外,北京、山西增速則與全國持平。

  京滬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根據國家統計局定義,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産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縮小0.02。

  分地域看,上海、北京兩地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分別為32612元和31079元。浙江、天津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4147元和20986元,廣東、福建、山東、海南、河北、四川、陜西、廣西等8地,均超過1萬元。依此計算,上海居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是甘肅的4.06倍。

  儘管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不及同期GDP 6.8%的增速,但從地方層面來看,仍有多省份上半年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跑贏當地GDP。

  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通過梳理和計算發現,2018年上半年,上海、天津、海南、河北、重慶、內蒙古、吉林、甘肅等8省份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超過了當地的GDP增速。其中,貴州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目前最高,達9%。

  在談到貴州上半年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的原因時,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唐曉川指出,今年以來,貴州通過脫貧攻堅、農村産業結構調整以及加快發展高新産業等措施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通過發展全域旅遊,推動了旅遊業井噴式增長,使群眾分享到更多的旅遊發展紅利。上半年貴州省城鄉居民來自第三産業的經營凈收入分別增長40%和6.2%。(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