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際銳評】警惕“美國黑洞”反噬全球經濟增長

2018-08-09 22:56: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字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美國黑洞”創意圖 製圖:陳錫文

  國際銳評評論員

  今年5月8日,華盛頓高調宣佈,退出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這一“退群”行動在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0:01分開始産生第一波影響:美國部分恢復了對伊朗的全面經濟制裁,涉及汽車業、航空業、黃金和其他主要金屬交易。美國政府威脅説,誰與伊朗保持生意往來,誰就與美國沒有生意可做。據報道,法國兩大汽車集團標致雪鐵龍和雷諾均因此受到影響:標致雪鐵龍去年在伊朗賣出44.5萬輛汽車,如今不得不暫停在伊朗的業務;雷諾公司提前佈局,減少業務量,這也導致它在伊朗上半年銷量下降超過10%。

  美國現政府上臺以來實施推動的一些政策,恰如宇宙中一個個“黑洞”天體,在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黑暗視界裏,用引力反噬掉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個發光點。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的全面經濟制裁,就是其中一個。

  這一宛如“黑洞”的政策,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反噬”作用,可能要在11月5日後更多顯現,屆時美國重啟對伊朗第二階段制裁將波及伊朗能源業、石油交易和金融。華盛頓已威脅屆時要使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作為伊朗支柱産業,石油不僅每年為伊朗帶來70%至80%的出口收入,對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也很大。美國的制裁對伊朗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不僅如此,由於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第三大、全球第四大産油國,日産250萬桶,滿足全球約3%的需求。美國禁止伊朗出口石油,必定導致全球石油價格上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國際貿易創意圖(來自網路)

  今年7月,美銀美林集團在報告中預測,如果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採取“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全球油價將飆升至每桶120美元。自從本屆美國政府在2016年11月贏得大選後,全球油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已上漲50%。由油價上漲引起的連鎖反應,包括汽油和燃氣價格上調,都在導致通脹率上升,運輸業和製造業受到衝擊,經濟活動減少,居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企業利潤和民眾消費都將縮減等。英國金融服務公司AJ Bell在一份諮詢意見書中説,歷史已經反覆證明,當年度石油價格翻倍時,全球經濟增長將會感受到壓力。“1974、1979、1990和1999年石油價格飆升都引發了經濟衰退。2008年原油價格幾乎翻倍可能助推了當時金融危機的爆發。即便是1987年夏季油價快速上漲,也會觸發人們有關當時股市一片混亂的回憶”。

  華盛頓發動的貿易戰,無疑是另一個可能反噬全球經濟增長的“美國黑洞”。雖然那位億萬富翁近日頻發推特,宣告“正在贏得貿易戰”,但分析人士説,全球經濟增長與貿易緊密相連,特別是加徵關稅最終會影響到全球貿易量和商業信心,將有可能導致滯脹(stagnation)現象,即經濟停滯(stagn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同時存在,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邊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説,全球經濟的“好時光”不會持續。它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比預期下行0.5%,即減少4300億美元的産出。世界銀行則在6月初一份報告中斷言,貿易爭端升級對全球貿易的影響不亞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且發展中國家受害最深,因為它們對主要經濟體發展的依存度更高。這位報告首席作者、經濟學家弗朗西斯卡奧恩佐格(Franziska Ohnsorge)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是真正的危險,“任何阻礙全球貿易發展的行為都會危及全球增長”。

  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7月初在公開演講中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從三方面直接影響實體經濟:貿易量減少,供應鏈中斷和進口成本增加。據英國央行7月預測,若美國與其所有貿易夥伴之間的關稅升幅達到10個百分點,僅此一項就可能使美國經濟産出減少2.5%,全球減少1%。美國摩根大通則指出,愈演愈烈的貿易戰將在今後兩年導致全球經濟最多下跌1.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滯脹”示意圖 (來自網路)

  通常情況下,經濟走勢強勁,通貨膨脹率會上升。但貿易戰在帶來經濟發展低迷的同時,卻將拉升通脹率。美林證券前首席投資戰略師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指出,人們往往忽略了貿易戰對通脹的影響,但是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在貨物和服務受到限制後不産生通貨膨脹的。大型投資機構皮克泰資産管理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首席戰略師呂卡帕奧裏尼(Luca Paolini)指出,根據該公司的模型測算,美國在對外貿易中如全面加徵10%關稅,將導致全球通脹提升0.7%,公司盈利降低,還有可能導致全球股票的市盈率下降15%。該模型還顯示,除中美兩大貿易國以外,盧森堡、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韓國等將成為受出口風險衝擊最大的國家。

  全球經濟增長下滑,通脹率正在升溫。《日本時報》在一篇批評美國貿易戰如何引發全球低迷的評論中説:“歡迎來到經濟學家們最可怕的夢魘:滯脹。”該評論還指出,滯脹的解決之道只有一個,那就是掐斷源頭,即美國政府放棄加徵關稅。

  無論是退出伊核協議、發動貿易戰,還是退出《巴黎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華盛頓推行的一個個政策,印證了本屆美國政府外交政策最大特點,那就是“不確定性”(Unpredictability)。但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影響力最大的超級強國,美國政府欠這個世界一個大大的“確定性”(Predictability)。世界不需要“美國黑洞”,因為它在瞬間會反噬掉所有帶光的美好與繁榮。(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