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非洲待了10年 日本人感嘆: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物流格局

2018-08-08 18:46: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在非洲待了10年 日本人感嘆: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物流格局

  南非德班,自1497年達伽馬開闢新航路被發現以來,已經成長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海灣城市。筆者是一名管弦樂團的指揮,從在這座印度洋沿岸城市的第一次演出至今,已經過去了10年。每年巡演時,都會經過德班的港口,見證它的巨大變化。

  現在的德班是非洲大陸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尤其在索馬利亞海盜肆虐的時候,選擇南非航路的船舶越來越多。裝有大型集裝箱的船舶擠靠在德班的港灣。在日本港口沒有見過的如此巨大的集裝箱船。事實上,在日本沒有可以停靠這些巨大船隻的港口,貨物只能通過像上海、釜山這樣的樞紐港口轉机卸貨才能運進日本。

  1980年代,日本神戶港的集裝箱交易量佔世界第四,發揮著亞洲樞紐港口的作用,但是,近年來,集裝箱船隻體積越來越大,日本錯過了這一發展趨勢。據2015年國土交通省的調查,集裝箱交易量的港口排名中,日本的名古屋港口居國內首位,世界第19位,而中國的上海港居世界首位,貨物總交易量是名古屋港的3.7倍。

  在過去的十年間,筆者見證了快速發展的中國國際貿易。起初,在德班港停留的多為歐美公司的船隻,但很快,中國公司的船隻開始搶奪市場。現在,德班港口停留的基本是中國公司的船隻。在與駐南非的日本公司的社員們一起用餐時,筆者曾告訴他們:“照這個速度,日本會被中國追上的。”在場的人都嗤之以鼻。事實上,中國發展的速度比想像的還要快。2011年,中國超過了日本,GDP位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保持到了現在。

  當時,在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的旅館裏擠滿了中國人。在日本還在為南非的安全狀況擔憂,畏縮不前時,中國的發展足跡已經遍佈整個非洲了。港灣貨物交易量的世界排名數據也可以證明這一事實。2000年的排名為:新加坡、鹿特丹、南路易斯安娜、上海、香港,歐美國家的港口位居前位;而到了2015年,排名變為了上海、新加坡、青島、廣州、鹿特丹。中國的港口貿易發展迅速,15年間,世界的物流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

  筆者作為樂團的指揮,在這10年間深切地感受到了兩個國家的變化。南非和中國同為金磚國家,這十年間,兩國的經濟發展較快,居民生活安定。而音樂事業超越人種和性別,在南非不斷發展。這周的工作是南非“婦女節”音樂會的演奏。(聯合國規定婦女節是3月8日,但在南非,“國民婦女節”是8月9日)

  (文章來源:Business Journal作者:篠﨑靖男 編譯:尹倩)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