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重拾制裁大棒瞄準伊朗經濟 伊朗:美國已孤立

2018-08-07 15: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8月7日電(郭炘蔚)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宣佈,美國將重啟在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中解除的對伊制裁措施,制裁舉措的矛頭直指伊朗經濟。伊朗反彈強烈,稱美國“在世界上遭孤立”;歐盟反應迅速,對制裁表示遺憾,同時通過“阻斷法令”反制美國。

  首批制裁措施

  美東時間8月7日0時01分生效;

  伊朗政府不得購買美元;

  制裁伊朗的黃金與貴金屬交易;

  各國不得向伊朗出售或交接石墨、煤炭以及鋼鋁等金屬;

  各國汽車業、航空業不得再與伊朗交易;

  伊朗地毯及開心果等食品被禁止銷美;

  禁止特定使用伊朗裏亞爾的交易,禁止特定與購買伊朗國債有關的交易等。

  其餘制裁措施

  若美伊關係無轉圜,將於180天后的11月初生效;

  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石油相關的交易;

  禁止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中央銀行進行交易;

  恢復與伊朗港口運營商、海運和造船業有關的制裁;

  禁止向伊朗提供保險業務和金融資訊傳輸服務等。

  為何重啟制裁?

  重啟對伊制裁,是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後續步驟。伊核協議是伊核問題6國幾經努力與伊朗達成的協議,歷經各個層級無數次談判,耗時十多年,多國各領域頂級專家參與其中。可以説,是各方為解決伊核問題迄今所能達成的最好方案。

  美國方面,伊核協議由前總統奧巴馬授權簽署,但特朗普上臺以來持續對伊核協議表示不滿。他批評伊核協議是一份“糟糕的”協議,無法實現遏制伊朗擁有核武的根本目標。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稱將恢復所有此前在該協議框架內暫停的對伊朗制裁。隨後,美方對38個和伊朗相關的個人和實體實施過總計6批制裁。8月7日,美國宣佈重啟一系列制裁。

  伊朗有何反應?

  德黑蘭方面猛烈抨擊了美國的舉動。伊朗外長扎裏夫稱美國“恃強淩弱,經濟實力與政治壓力可能會給(伊朗)帶來一些擾亂,但如今美國在世界上是孤立的”。

  伊朗總統魯哈尼于當地時間6日晚間對全國發表電視演説,説明解決貨幣貶值和因應美國制裁衝擊的規劃。魯哈尼稱,“美國將會對制裁伊朗感到後悔,他們已經在世界上孤立無援。”

  伊朗央行總裁表示央行將允許裏亞爾匯率“有管理的浮動”,並試圖避免為了支撐本幣而耗盡外儲。他聲稱,該計劃反映出伊朗在面對美國制裁威脅時的自信。

  可能有新協議嗎?

  特朗普曾表示,圍繞伊核問題,他對達成新協議持開放態度。但伊朗已明確表示,在現存伊核協議問題上“沒有商量餘地”。對制定所謂新協議,伊朗更是表示拒絕。

  魯哈尼稱,在制裁的背景下,不能與美方進行談判。“當伊朗兒童和人民承受著制裁時,談判是毫無意義的。”

  “首先,你應該放下手中的刀。”魯哈尼説。

  制裁會有效果嗎?

  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美國重啟對伊制裁,旨在“打擊伊朗的地區影響力”,美國正在努力締結“全球聯盟”以對抗伊朗的“惡意行為”,希望改變伊朗政府行為,無意推動政權更疊。

  自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多家外國企業宣佈打算退出伊朗市場,據彭博社報道,這其中包括道達爾、馬士基、標致、通用電氣、波音、盧克石油、瑞來斯、都福等行業巨頭。

  不過,歐盟方面已經宣佈“阻斷法令”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如美國對別國的制裁殃及歐盟企業,涉事企業無需遵守相關制裁法案,還可索賠損失及沖銷相關影響。

  分析認為,美國的制裁策略有幾個薄弱環節,包括歐盟在內的多方並不願減少與伊朗的商業往來。伊朗經濟部的一位高官表示,該國認為制裁不會造成“重大的”經濟影響。

  國際社會立場如何?

  就美國重啟對伊制裁,德國、法國和英國外長以及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莫蓋裏尼表示,歐盟“對此舉深表遺憾”,並稱伊朗核協議是一個“國際安全問題”。

  中國外交部多次聲明,維護和執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任重道遠,中方將繼續為維護多邊主義成果而作出努力。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方的合法權益理應得到維護,這一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説:“我們將研究新制裁將對局勢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我們很清楚,最主要的是伊朗和其他方面要能繼續遵守協議條款,不管美國採取什麼行動。”他説:“我們呼籲各國盡一切可能保存伊核協議。”(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