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蘋果公司成為首家總市值超1萬億美元的美國企業

2018-08-03 09: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紐約8月2日電 當地時間8月2日,美國蘋果公司股票報收于每股207.4美元,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超萬億美元的美國企業。

  8月2日開盤後,蘋果股價持續走高,當天上午升至207.04美元,標誌著該公司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之後股價一度衝高至208.3美元,最終報收于207.4美元。此前,該公司股價剛剛在8月1日經歷一次大漲。由於二季度財報亮眼,超過外界預期,31日報收于每股190.29美元的蘋果股票,1日開盤即攀升至198美元,最終收于201.5美元。

  財報顯示,蘋果公司二季度收入超過532億美元,環比增17%;凈利潤115億美元,環比增32%。在營收構成方面,蘋果公司二季度應用程式和付費音樂等服務業務營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長31%,達到95.48億美元;硬體方面,iPhone的營收仍是最主要部分,該季度iPhone銷量為4130萬部,營收299.0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0%。

  另有分析指出,除了業績出眾外,蘋果近期開展的大規模股票回購也是推高股價的主要因素。蘋果公司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兩次進行股票回購,資金規模分別為228億美元和200億美元。此外,蘋果公司二季度還拿出37億美元加派股息。路透社報道稱,由於美國政府2017年底開始大規模減稅,蘋果公司的海外資金回流美國,使其有充足的現金進行股票回購和派發股息。

  還有觀點認為,蘋果公司甩開亞馬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字母表等科技巨頭,率先實現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這固然是其實力的證明,但象徵意義更大。《華爾街日報》指出,相較于總市值,絕大多數老練的投資者更關注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一般為企業總市值加負債減去現金)。

  此外,市場對於蘋果公司股票未來的走向仍存憂慮。《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同中國正在升級的貿易問題令投資者憂心忡忡,蘋果也已經承認貿易問題會抬升製造成本並影響銷售業績。此外,從長期看,投資者對蘋果公司能否再次推出可與iPhone及iPad媲美的産品抱有疑問,該公司2015年推出的智慧手錶表現就不盡如人意。(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