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MH370失聯原因仍未確定 失聯者家屬期待更新資訊

2018-07-31 09: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馬來西亞特約記者 張灝 環球時報記者 曹思琦】當地時間30日上午,馬來西亞政府閉門向馬航MH370失聯者家屬公佈調查報告。下午,在馬來西亞交通部總部,由調查小組負責人、馬來西亞民航局前總監郭師傳領銜的4名調查小組成員向媒體公佈這一報告。這份報告長達822頁,調查人員確認,飛機曾調轉方嚮往回飛。但對於MH370航班失聯的真正原因,報告的結論仍是“未能確定”。

  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班機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機上共載有239人,其中大部分乘客為中國公民。該機起飛後不到一小時便與馬來西亞的空管中心失去聯繫。撰寫本次報告的調查小組共有19名成員,由總負責人牽頭,三個委員會組成,包括飛行運作、適航性以及醫療和人為因素三方面,每個委員會各有一名主席負責。調查小組還包括來自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法國、中國、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的7名人員。

  在30日的記者會開始前,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現場記者就已經拿到下發給媒體的完整版調查報告,總計有7本,822頁,內容涵蓋過去4年間調查小組的全部調查記錄。正如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此前承諾,這是一份完整的、未經修改或編輯的報告。

  在記者會上,郭師傳向媒體介紹這份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飛機系統的適航性及維修保養資訊、2014年3月8日1時19分至6時32分期間的航空管制操作、機組人員資訊、飛機搭載的貨物資訊、飛行路線、衛星通信、找到的部分殘骸、美國海洋勘探公司“海洋無限”在今年進行的搜索等資訊,內容與調查小組此前公佈的4份中期調查報告基本相同,只是在細節上更豐富。

  報告中也提及過去幾年有關MH370航班失聯的一些傳聞,包括沒有證據表明機長是刻意將飛機降落在印度洋,沒有證據顯示飛機是被遠端操控等。郭師傳説,調查人員能夠確認的是,飛機曾調轉方嚮往回飛,而這次轉向並不是因為機械系統的異常,也不是在自動駕駛模式下進行的,是手動控制調整的方向。他表示,民用和軍用雷達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不能排除有第三方干擾的可能性”。

  此前部分媒體曾報道稱,該報告是一份“最終報告”,郭師傳對這種説法予以否認。據介紹,這份報告的正式名稱為《MH370安全調查報告》,並非由馬來西亞單獨準備,而是和其他七國共同協商而成。郭師傳説,協商這份報告的過程“非常煩瑣”,但經過反覆調查,參與搜尋的國家“終於達成共識”。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30日並未參加記者會。他在一份紙質聲明中説,調查小組擁有完全的自由度。

  面對一份未能揭開MH370失聯原因的報告,失聯者家屬表達了不滿和失望。馬來西亞人葛莉絲娜森的母親在失聯飛機上。她3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認為這個報告沒有什麼新東西。一名中國失聯者家屬對記者説:“沒有找到飛機,沒有找到乘客,沒有找到失聯原因,沒有人對這個事故負責,就不能有所謂的最終報告。”

  8月3日,馬方將在北京與失聯者家屬舉行見面會。根據馬來西亞航空的消息,屆時安全調查組也將與家屬舉行技術調查見面會。中方9名乘客家屬的代理律師、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3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將就這次安全調查報告提出新的訴訟,明確賠償責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0日表示,中方一直高度關注馬航MH370客機事件的相關工作進展,希望有關各方能夠繼續保持密切的溝通與配合,做好有關後續工作。

  MH370失聯觸發航空史上最大的搜尋活動。馬來西亞政府今年1月開始最近一次搜尋,並與美國公司合作,搜尋面積涵蓋南印度洋11.2萬平方公里範圍,最後因為無重大發現,在3個月後結束。在此之前,澳大利亞、中國和馬來西亞去年搜尋12萬平方公里海域無果。法新社30日報道稱,到目前為止,沒有找到飛機的任何跡象。唯一能證實這架波音777飛機蹤跡的是三片機翼殘骸,分別被衝到印度洋海岸的馬達加斯加、法屬留尼汪島和坦尚尼亞。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如果有新線索,馬來西亞會考慮重啟搜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