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 工業通信業運作平穩質效提高

2018-07-25 10:4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題要:今年上半年,全國工業和資訊化系統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總體來看,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品質效益穩步提高,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在國務院新聞辦7月24日舉行的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佈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2018年以來,全國工業和資訊化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總體來看,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呈現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品質效益穩步提高,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主要指標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其中製造業增長6.9%;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6.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

  “從上半年統計數據來看,我國工業經濟延續向好態勢,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改善。”黃利斌介紹説,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6.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與工業活動相關指標匹配較好。數據顯示,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總體延續擴張態勢,6月份為51.5%,連續23個月處在榮枯線以上。

  與此同時,産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成效明顯。據統計,上半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長4.1%,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增長43.8%,其中鋼鐵、建材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9.7%、45.5%;二季度鋼鐵行業産能利用率達78.5%,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

  “産業發展提質增效得益於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産能措施的落實。”黃利斌表示,近年來,一些行業發展一直受困于産能嚴重過剩這個頑疾,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安排,工信部門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後産能的基礎上,加大了鋼鐵等行業去産能力度,去年還開展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産能置換以抑制産能盲目擴張,依法依規取締了1.4億噸“地條鋼”産能,在水泥等行業實施錯峰生産等措施,引導企業合規釋放産能,積極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有力地推進了産業結構調整優化,使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此外,裝備製造業拉動作用逐步回升,適應消費和産業升級的行業發展較快。數據顯示,上半年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增長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增加值增長10.1%,比一季度增長加快3.3個百分點。

  提速降費落實生效

  取消流量“漫遊”費一直備受關注和期待。7月1日,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宣佈全面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遊”費,並調整家庭和企業用戶網際網路專線業務標準資費。據統計,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7年底下降46.2%。

  那麼,取消流量“漫遊”費的落地效果如何?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介紹説,取消流量“漫遊”費已正式實施,資費套餐中的本地流量和省內流量全部升為全國流量,而且不需要用戶申請,自動生效。根據電信運營企業的初步測算,預計將有7.8億用戶受到這項政策的優惠,經常到外地出差的用戶受益最大。

  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落實各項提速降費的要求,做好取消流量漫遊費的實施工作,督促要求三家基礎運營企業認真對待實施過程中用戶提出的問題及投訴,積極妥善給予解決。同時,繼續打造良好的競爭環境,鼓勵運營企業不斷挖潛增效,為降低移動流量資費、家庭寬頻、企業專線使用費打下基礎。

  上半年網際網路規模不斷壯大,電信業務也得到了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33%,電信業務收入增長4.1%,利潤增長3.5%。6月末,行動電話用戶總數突破15億戶,同比增長10.1%,其中移動寬頻用戶(3G和4G用戶)佔比達82.8%,較年初提高了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融合類新業務呈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22.8%,“網際網路+”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不斷取得創新突破,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業務規模繼續領先全球。

  聞庫表示,年初企業提出的各種降費舉措,如移動流量資費降低30%,今年一定會落地,包括家庭寬頻、企業專線使用費降低等。

  創新驅動持續推進

  今年上半年,我國製造強國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持續推進,工業強基工程有序展開,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壯大。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6%,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3%。“目前,製造業重點行業骨幹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了67.4%和48.4%,這充分表明我國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在持續提升。”黃利斌説。

  同時,製造業投資也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上半年,我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3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7%,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5.3%。黃利斌認為,這表明我們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業轉型升級的意願在上升,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在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是實現工業高品質發展必須邁過的一道關口,要下決心下大力氣解決過去發展中存在的粗放問題。前不久,國務院正式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三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部署。

  “從長遠來看,生態環境保護是與經濟發展正相關的,很大程度上可以推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培育和壯大優勢企業,促進新興産業和新供給增長,助推工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黃利斌表示,工信部將堅決貫徹落實《行動計劃》,調整優化重點區域産業佈局,指導和督促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實施採暖季錯峰生産,嚴控“兩高”行業産能,堅持採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安全、技術等強制性綜合標準,確保落後産能應去盡去。同時,將以“兩高”行業為重點,支援企業實施綠色化、智慧化升級改造,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等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

  黃利斌坦言,當前我國製造業還處在産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經濟運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下半年,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對標對表高品質發展要求,沉著應對外部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提高工業生産的供給品質,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努力保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