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中國經濟中考“成績單”揭曉 新模式新活力不斷涌現

2018-07-16 17:40: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王夢妍)中國經濟2018上半年“成績單”揭曉。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22087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169299億元,增長6.1%;第三産業增加值227576億元,增長7.6%。

  在上半年很多具體的經濟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到,代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方向的新産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

  新産業、新産品迅速壯大。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中,醫藥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9%、12.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2和5.7個百分點。低碳化、智慧化、網路化、資訊化快速發展,促進新産品大量涌現。

  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1277億元,增長29.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4%,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售、面部識別支付等新技術逐步嶄露頭角,‘網際網路+’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入融合,網路購物、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高速增長,直播教學、遠端醫療等新模式悄然興起,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此前表示。

  6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6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運作情況。今年以來,製造業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氣區間運作,上半年均值為51.3%,6月製造業PMI為51.5%,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仍高於上半年均值0.2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保持擴張。

  數據顯示,6月份,創新驅動的産業,如醫藥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腦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PMI均位於54.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新主體、新成果不斷涌現。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場主體,日益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是1.81萬戶。科技創新體制不斷完善,社會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發明專利數快速增長。1—5月份,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達56萬件,授權量達13.9萬件。

  觀察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最能體現“獲得感”的經濟效益指標表現良好。

  從工業企業來看,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98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

  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2.6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倍;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4.6%;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27.8%;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7.7%。這5個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近70%。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生産穩中向好、結構優化、效益改善,支撐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斷增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説。

  減稅降費效果不斷顯現,成本下降、價格上漲,助推工業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從服務業企業來看,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1%、17.5%和15.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2.4、5.0和4.5個百分點。

  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8.4%。10個服務業行業門類全部實現盈利;5個行業門類營業利潤同比增加,且利潤增速都達到兩位數以上。

  經濟穩中向好,企業效益改善,支撐了財政收入增長。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331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也穩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實際增長8.8%,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過了6月,中國經濟踏入2018年的“下半場”。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1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充滿信心”。

  外部不確定性、不平衡性、不穩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經濟復蘇,包括世界貿易擴張的態勢延續是大概率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國外貿仍然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從內部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年來一直穩定在60%左右,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大。同時,新興動能不斷成長,改革開放激發了更多活力。從産業角度看,工業近兩年的增長是穩中有升,去年大多數月份維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準;但從今年前幾個月來看,工業增長呈現穩中有升態勢。服務業總體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所以,中國經濟下半年有條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我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還是充滿信心的。”毛盛勇説。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紅駒説:“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供給側生産數據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但需求側部分指標下降,需求側與供給側數據不匹配,經濟預期分歧加大。”他表示,應避免盲目放鬆財政和貨幣政策,而是通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形成有效需求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避免國際經濟風險對國內經濟産生大的衝擊。

[責任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