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行動計劃已出 未來三年,中國這樣保衛藍天!

2018-07-13 15:5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日前,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未來3年,中國將這樣保衛藍天。

  路線圖劃定

  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這“四個明顯”是《行動計劃》提出的今後三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目標。

  為達到這一總體目標,《行動計劃》以精確的數字提出了系列具體指標: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設定這樣的目標主要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延續“大氣十條”以顆粒物濃度降低為主要目標、同時降低重污染天數的思路,促進環境空氣品質的總體改善。

  此前,“十三五”規劃已確定環境空氣約束性指標,提出了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和污染物排放總量目標,生態環境部已將目標分解至各省(區、市)。在此基礎上,《行動計劃》提出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的省份,要保持和鞏固改善成果;尚未完成的,要確保全面實現“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多舉措落實

  對於如何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6個方面的任務措施,並一一明確量化指標和完成時限。

  例如,在落實主體責任方面,有效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由能源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市場監管總局等參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則由自然資源部牽頭,生態環境部等參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在明確時間表方面,加大落後産能淘汰和過剩産能壓減力度,要力爭在2020年煉焦産能與鋼鐵産能比達到0.4左右;關於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則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強調,明確具體措施的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有助於各部門建立“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産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生態環保工作責任體系,保證《行動計劃》各項要求和措施不折不扣地執行。

  多方面保障

  據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此前介紹,《行動計劃》強化“四項支撐”,即強化環保執法督察、區域聯防聯控、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這形成了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力保障。

  《行動計劃》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及其“回頭看”的重要內容,並提出針對重點區域統籌安排專項督察。

  近期,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進駐結束。截至7月7日,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生態環境問題,地方已辦結28076件,問責4305人。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效果顯著。

  另外,環境治理,人人有責,《行動計劃》提到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群防群治,打贏藍天保衛戰。全社會“同呼吸,共奮鬥”堅持不懈,藍天白雲將成為常態。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