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企在東南亞“山寨韓流”?韓媒抱怨:賣場到處都是韓文

2018-07-13 10:0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記者 白晨】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山寨韓流”?韓國《朝鮮日報》12日報道稱,為利用在亞洲地區掀起的“韓流”人氣,一些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經營時會“偽裝成韓國企業”,不僅産品標簽上寫著韓文和韓國地址,就連賣場裏的指示牌也用韓文標注。報道稱,韓國貿易振興公社在胡志明市的工作人員正同越南方面協調,商討應對方案。

  《朝鮮日報》稱,位於胡志明市中心地區的MUMUSO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它天藍色的招牌上用英文寫著“MUMUSO”,下面卻用小一些的韓文寫著名稱。賣場不斷播放著韓國“少女時代”的音樂,內部到處都是韓文。但意外的是,它是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企業。該報説,另一家名為MINIGOOD的企業也是類似情形。

  該報稱,過去兩年間,像MUMUSO這樣的賣場在越南開設約100家。這些企業不但在東南亞和中東等“韓流”影響力較大的地區經營,還成功進軍澳大利亞、俄羅斯、南北美等地。

  《環球時報》記者12日致電MUMUSO上海總部,這家企業中文名稱為“木槿生活”。當被詢問公司是中企還是韓企時,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沒有回答並挂斷電話。記者回撥後,該工作人員以“無法證實記者身份”為由拒絕電話採訪和發送傳真證實身份的請求。MINIGOOD官網電話則始終未能接通。

  《朝鮮日報》稱,這些企業是否存在法律問題尚不明確。MUMUSO在韓國專利廳註冊了“MUMUSO”和“無窮生活”的商標,在産品明細書中也用很小的字標著“中國産”以及總部位於中國。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程永凡律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關企業行為不應被認定為實質的欺詐或侵權,因為國別文化是人類集體發展的成果,不屬於侵權的客體。不過,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學者張弛提醒説,這樣的行為可能引發一定法律風險:一是侵害消費者的合法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二是利用虛假宣傳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可能干擾市場正常運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