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引用的這些諺語,很經典!

2018-07-12 16:0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引用了一句阿拉伯諺語:“語言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用以表明行動的重要性。

  中阿雙方有著悠久的交流歷史,近年來雙方交往更加頻繁。在外交場合中,習近平主席也多次引用阿拉伯諺語,巧妙精準地談合作、談友誼、談發展、談未來。

  談友誼

  2008年,中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沙特第一時間向中國提供6000多萬美元的現金和物資援助,這是中國政府收到的最大一筆海外單項援助。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之前 ,在沙特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用兩句俗語表達對沙特朋友伸出援手的謝意。

  中國人説:“患難見真情。”沙特有句俗語:“向急於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16年1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題為《做共同發展的好夥伴》的署名文章

  埃及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中埃關係是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起點。60多年來,中阿關係全面發展、碩果纍纍。2016年1月19日,習近平在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之前 ,在埃及媒體發表署名文章,用兩個民族皆熟悉的老話,形容雙方風雨同行。

  阿拉伯諺語説“獨行快,眾行遠”,中國人常講“朋友多了路好走”。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報》發表題為《讓中阿友誼如尼羅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談合作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之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口之和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雙方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對於雙方的合作,習近平如此展望——

  古代埃及人這樣讚美尼羅河:“你從大地涌出,奔流不息。”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埃友誼、中阿友好也一定會像尼羅河水般奔涌向前,助推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報》發表題為《讓中阿友誼如尼羅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阿拉伯國家位於“一帶一路”的西端交匯地帶,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和重要合作夥伴。對於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這樣説——

  腳踏實地,就是要爭取早期收穫。阿拉伯諺語説:“被行動證明的語言是最有力的語言。”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中國古語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阿拉伯諺語説,“金字塔是一塊塊石頭壘成的”。歐洲也有句話:“偉業非一日之功”。“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談改革發展

  ?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對於阿拉伯國家的發展,習近平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有一位阿拉伯詩人曾説:“當你面向太陽的時候,你定會看到自己的希望。”中東蘊含希望,各方要在追求對話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希望。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中國人有窮變通久的哲學,阿拉伯人也説“沒有不變的常態”。我們尊重阿拉伯國家的變革訴求,支援阿拉伯國家自主探索發展道路。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阿拉伯諺語講:“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癢”。在發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沒有出路,模倣容易迷失,實踐才出真知。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埃及諺語説:“比時間永恒的是金字塔。”在我看來,最永恒的是埃及人民崇尚變革、追求自由的偉大精神。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阿拉伯諺語講:“語言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中國古人講,“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讓我們發揚絲路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朝著目標前行,為實現中阿兩大民族偉大復興、推動建設中阿利益和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2018年7月10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