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高校成為培養科技人才的沃土(大家手筆)

2018-07-08 11:1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人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把發展主動權、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這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創新人才。中國要在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習近平同志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明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激情和活力。”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進程中,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尤其是在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培養人才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使命。

  高校具有多學科優勢,各個學科領域人才匯聚,創新思想活躍。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高度重視學科前沿領域、新興方向佈局,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應聚焦國家重大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國計民生,樹立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戰略方向為牽引的理念,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組建多學科科研攻關團隊,完善人才培養理念,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大量優秀人才。

  完善育才選才引才機制。確立以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思維,主動融入全國乃至全球創新鏈條,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建立和完善涵蓋全職業生涯週期的發展支援體系,優化創新人才成長的支援機制、發展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平臺和廣闊發展空間,激發優秀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精準定位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建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創新主體協同育人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科技人才創新活動的政策支援,持續改善對創新活動的服務,讓科研人員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鼓勵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優化高校人才評價體系。良好的評價體系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有利於激勵各類人才競相涌現、各展其能。人才評價的關注點應放在培養成效上,放在對國家創新競爭力提升、對行業企業技術進步的實際貢獻上,強化評價過程中的品質導向。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支援和鼓勵團隊創新攻關,使評價體系更加符合創新人才成長的客觀實際。尊重科研規律,尊重科研管理規律,尊重科研人員意見,利用評價體系為科技工作者創造良好環境,服務好科技創新。高校的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和實踐,提高科學素養,既當好領導,又成為專家,不斷增強領導和推動科技創新的本領。

  注重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高校是高素質青年成長的園地,承載著青年的創新夢想、報國情懷。發現和培養青年人才是高校的一項重要責任。要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為青年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優秀青年人才。通過打破學科間、專業間壁壘,形成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能力導向綜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注重個性化發展和因材施教。注重科研資源向教學資源轉化,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學術規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他們未來擔負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職責和使命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