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央財評論丨堅決反對貿易霸淩主義

2018-07-07 15:35: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美國于當地時間7月6日00:01(北京時間6日12:01)起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面對美方的做法,中方迅速做出反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日中午表示,美國違反世貿規則,發動了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這種徵稅行為是典型的貿易霸淩主義,中方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擊。

  根據海關總署關稅徵管有關負責人的表態,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已于北京時間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美國一意孤行挑起的貿易戰會對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帶來哪些傷害? 7月6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一起進行深度評論。

  霸淩主義 昭然若揭

  梁明:美霸淩主義是對世貿規則的公然踐踏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稱美國是霸淩主義非常貼切,美國的做法是公然對世貿組織規則的踐踏。301是美國的國內法,以美國的國內法判斷一個産業的情況,是不合理的,301以國內法來判定加徵關稅,這是公然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另外,世貿組織規則中,非常大的一個方面是非歧視,美國現在對中國加徵關稅,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都是單邊主義的做法。美國畢竟是WTO的成員,不應該這麼做的。這是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這兩個方面體現出霸淩主義。

  這一次充分體現了對中方誠意的無視,中方這次磋商是誠意滿滿,前後磋商了三輪,我們同意擴大進口産品,但是美國一直無視這種努力,一開始説同意不打貿易戰了,我們中方也擴大進口了,最後出爾反爾,是不講承誠信的表現。

  劉戈:貿易霸淩主義是美國對自身利益的短視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從道理上來講,這種加徵關稅的方式,在世界貿易歷史上,以及這些年很少見到。對於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其實從來沒有間斷過,一般都是有一些具體的原因,雙反調查,低價傾銷。這種霸淩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美國自身利益的短視,歷史上有過這個教訓。早在1930年,當時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為了兌現他自己競選時候承諾,就對外國産品加徵關稅,而且加徵關稅的幅度還比較大,當時大家都反對,並且當時美國的股市已經暴跌,最後還是一意孤行。大家認為這和後來的大蕭條有非常密切關係,這種教訓應該是前車之鑒。

  美國“放火” 必傷自身

  梁明:貿易戰會加劇美國貿易失衡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這一次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原因非常簡單,是以貿易逆差為藉口。但是,發起貿易戰無助於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反而會加重美國的貿易不平衡狀況。中美談的時候我們可以增加進口,假如説我們增加進口1000億美元,我們從美國進口就達到2500億了,會成為美國第二大出口市場的地位,中國對中美削減貿易不平衡狀況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中美之間貿易互補性非常高。互補性指數一旦超過50%就非常高了,中美是達到60%多,是最高的,所以互補性非常強,中國從美國的進口潛力非常大,這一次美國的確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戈:貿易戰沒有贏家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貿易戰沒有贏家,這在歷史上反覆證明。340億美元的清單,其實美國也很辛苦,要把這個單子開出來難度很大,針對中國製造的一些産品,首先和老百姓生活相關的東西是不敢開出來的,蘋果手機不敢開出來,傢具也不敢開出來,就挑和老百姓生活相對遠一些的開,很多都是零件、軸承、顯示屏等等各種,這些零件可能對於美國一個企業構成的産值裏面不算太大。一個企業形成一個成熟的産業鏈需要很長時間,你給它增加了關稅,成本提高了,如果再去尋找新的供應商,這一套程式遠遠不僅僅是説零件本身的價格,這樣給美國眾多的企業,美國現在的製造業生産企業,其實是增加了很多的麻煩。

  看到優勢 增強信心

  梁明:面對貿易戰 中國有信心有底氣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我們整體上信心比較足,貿易戰對雙方損傷都挺大,但是我們底氣都比以往更足。今年是我們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的歷史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們的GDP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另外我們的體制更加先進,産業體系也更加完整,這都是我們一些底氣所在。

  還有一個底氣是我們大的市場,美國發起貿易戰,還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中國的市場會更開放,美國的商品可以進來,但是不能通過貿易戰來解決,我們可以磋商。

  劉戈:中國有綜合優勢 能應對各種挑戰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反覆證明了,我們有綜合的優勢能夠應對這種難關。這一路走來有很多的關口,比如説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當時陣勢比現在要大得多,但是找到了這種法寶,就是“改革開放”這四個字,有了這四個字作為法寶,再加上我們其他的優勢,中國的這種完備的工業體系,我們就什麼都有。

  另外就是制度優勢,能夠形成合力,我們要做什麼事情的話,上上下下大家很容易擰成一股繩,從中央到人民群眾能夠形成心氣,你看我們歷史上這40年融入世界以後,所産生的各種波折困難都走過來了,所以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梁明:中國將以更加開放 反制貿易保護主義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有些人説中國是以戰止戰、以戈止戈,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中國是以大的包容,大的開放抵制這種貿易保護主義。比如説現在我們大幅度地降低關稅,中國是站在道義的一方,中國加強了中日的合作,中韓的合作,中歐的合作包括中德的合作,這些都為中國未來拓展市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已經大幅度降低日用品的一些關稅了,下一步還要降低消費品的一些關稅,包括零部件的關稅,這些都可以提升我們綜合的生産優勢,提高國內的生産水準,都是我們下一步著力的關鍵。

  劉戈:不要妄自尊大 但更不要妄自菲薄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現在從貿易額上來講,我們有那麼大的順差,如果是對等開清單,看起來中國的確沒那麼多的清單可開,但實際上互相把對方所有的産品都加入關稅,我覺得這個概率太小,互相之間儘管現在這一種聲勢會比較大,但大家都有一個底線。雖然美國現在破壞了WTO貿易的規則,但是對於本國經濟的傷害,美國一定會有底線的。當這種傷害産生了以後,各種社會的聲音對決策的影響就會體現出來 。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