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媒:安倍擬最早10月訪華 欲加速中日關係改善

2018-07-05 16:13: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日媒:安倍擬最早10月訪華 欲加快中日關係改善步伐

  參考消息網7月5日報道 日媒稱,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7月4日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探討最早10月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前提條件是安倍在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連續第三次當選。除了出席國際會議,日本首相最後一次單獨訪華是2011年12月的前首相野田佳彥。安倍有意在總裁選舉後儘早實現訪華,以加快中日關係改善步伐。

  據共同社7月4日報道,據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傳達了希望在總裁選舉後儘早時期實現安倍訪華的意願。據稱,目前尚未得到中方具體答覆。中方似乎有意謹慎弄清總裁選舉形勢。

  報道稱,中國政府此前就12月在北京召開中日韓首腦會談並借此機會接受安倍正式訪華的方案向日方徵詢意見。圍繞訪問時期和形式,仍在繼續進行謹慎調整。

  報道還稱,中日雙方5月就實現安倍年內訪華達成了一致。

  日媒述評:日本欲推中日印東盟自貿區牽制美國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日媒稱,7月1日,中日印和東盟(ASEAN)等16國在東京都舉行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級會議。會議發表的《聯合新聞聲明》表示,“努力在年底前形成所有成果”,針對為年內達成妥協而加快談判的方針達成一致。日本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也在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力爭年底達成基本協議”。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日報道,《聯合新聞聲明》表示“在當前全球貿易面臨單邊主義挑戰的背景下,儘快結束RCEP談判至關重要”,與日本一起擔任聯合主席的新加坡的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力爭年內達成實質性協議”。

  報道指出,如果RCEP達成協定,將誕生覆蓋世界人口約一半、國內生産總值(GDP)和貿易額約3成的自由貿易區。規模超過11國參加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企業進軍海外等方面,將給日本帶來巨大利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呼籲稱“將打造自由而遵守規則的公平市場”。RCEP如果達成協定,還將對加強保護主義的美國形成牽制。

  報道注意到,在美國退出TPP之後,日本一直在推動TPP11走向生效。如果通過TPP實現較高水準的自由化,並與新興市場國家保持一致步調,在推動RCEP時,也容易向中國和印度等提出高水準的自由化框架。

  有分析認為,中國對RCEP達成協定持積極態度。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面臨諸多課題。

  報道稱,RCEP已經過5年多的談判,但在全部18個領域裏只有2個領域匯總出結果,在個別條款上,各國的對立依然存在,而現在距離達成協定的目標時間(11月)只剩下約4個月。不管貿易額等規模有多大,如果自由化水準較低,成員國獲益將變得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通過充實的內容來儘早達成協定。

  RCEP的談判始於2013年。在2015、2016年都曾希望年內達成協定,但在自由化水準上的分歧難以消除。

  報道認為,一直難以達成協定的原因是對自由化程度持謹慎態度的中國、印度,以及寮國等國家也參加談判。日本的想法是“儘管不要求達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水準,但需要RCEP也有一定程度的內容”(日本經濟産業省官員),在立場上就與優先考慮達成協定的東盟各國存在分歧。

  在電子商務方面,日本和澳大利亞要求實現跨境數據的自由流通,而中國則主張應由國家進行數據管理。在智慧財産權方面,日本要求嚴格取締盜版,與希望構建寬鬆規則的印度等形成明顯對立。

  在人員流動方面,為推動IT人才走向海外,印度要求實現高度的自由化,這與重視保護國內就業的東盟國家存在意見分歧。

  報道稱,日本在2017年11月的RCEP首腦會議上顯示出謹慎態度,但在今年3月的部長級會議上,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轉變方針,稱“支援東盟在年內結束談判的意向”。在本次會議上表示“儘管目標是高品質,但也準備考慮靈活性”。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生效後一定期限內採取過渡措施等,傾向於按照這一方針達成協定。

  不過,如果想做“自由貿易的旗手”,就不能輕視協議的內容。因為RCEP達成協定將形成對美國的牽制。

  另一方面,亞洲國家的談判代表也有人報怨“如果沒有(要求過高的)日本,RCEP就會達成協定”。

  報道認為,東盟各國將在2019年迎來密集政治日程。泰國2019年2月將舉行選舉,印尼也將在4月舉行總統大選。如果不能在年內達成協定,又將面臨被擱置的風險。

  另據日本共同社7月2日報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會議提出了年內達成大致妥協的目標,反映出日本希望構建多道“防波堤”以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就貿易問題加強施壓的意圖。掌握關鍵的中國及印度也在對美警惕方面保持一致,但在市場開放等具體論調上卻分歧依舊。

  “接下來終於輪到了RCEP。讓我們打造自由公平的市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日會議的開頭熱情發言。

  報道分析稱,在7月下旬將啟動的新日美貿易磋商中,美國必將迫使日本就雙邊協定展開談判。此前已達成11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日本與歐盟(EU)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的安倍政府判斷認為,著力於談判持續艱難的RCEP將成為牽制美國的“強烈訊息”(政府相關人士語),堅持了首次在日本召開部長會議的姿態。

  報道認為,通過積累規模龐大的多邊協定躲避美國的要求,讓美國對自己被孤立感到焦慮,日本的這一戰略與他國一致。

  日本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將談判比作了6月30日夜邀請各國部長在屋頂形船篷遊船舉行的晚宴,表示“(RCEP談判)完全沒有漂泊不定。就像昨天的船那樣,正切實駛向目的地”。但是,將各種不同國家團結起來依然路途險峻。

  英媒: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展示強有力的合作姿態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道英媒稱,在朝鮮採取了歷史性外交行動以及推動朝鮮放棄核武器的背景下,中國、日本和韓國領導人5月9日在東京舉行的會議將展示出強有力的合作姿態。

  據路透社5月9日報道,中日韓三國定期舉行峰會,上次峰會是2015年在首爾舉行的。

  東京民間智庫亞太論壇副執行董事中村勝彥表示,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對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壓力,這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可能提供了增進地區團結的機會。

  中村稱,“表明亞洲有這種統一陣線,即除了傳統上佔據主導的聯盟外世界上還有其他聯盟,這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報道稱,之前文在寅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4月進行歷史性會面,而且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金正恩即將會面,在這個時間點上,朝鮮議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會談話題。

  中國方面已經表示,會談主題在於區域合作。

  中村表示:“鋻於朝鮮情況,他們的確會強調東亞國家間的合作。”

  外媒:中日韓將共同抵制保護主義 並對朝韓和解表示歡迎

  參考消息網5月5日報道外媒稱,中國、日本和韓國財經領導人5月4日對保護主義風險發出警告,並同意確保開放和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

  據路透社5月4日報道,根據會後發表的聲明,三國表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一個風險來源。

  報道稱,這次三邊會議是在於馬尼拉召開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間隙舉行的。

  另據韓聯社5月4日報道,第18次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5月4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三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會後發表聯合宣言,一致決定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對韓朝日前簽署併發表《板門店宣言》表示歡迎。

  報道稱,三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會上討論了近期世界經濟金融動向和加強區域金融合作的方案,並在會後發表聯合宣言,一致決定抵制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實現貿易公平開放。

  三方一致認為,近期東盟與中日韓地區通貨膨脹穩定、經濟持續增長,對改善世界經濟環境作出積極貢獻。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主要國家利率上調速度超出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猶存。

  報道稱,三方一致同意增強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加強中日韓溝通與合作。

  報道還稱,三國財長和央行行長還就共同助力即將於5月9日舉行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取得成功達成共識,期待這成為加強區域金融合作的契機。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副司長張正鑫,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金東兗、韓國銀行行長李柱烈,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出席會議。

  外媒:中日韓首腦會談尋求合作 朝核問題或成重要議題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道外媒稱,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將於5月9日舉行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三邊會談。此次於日本舉行的會談正值該地區一個繁忙的外交活動期,在上周具有歷史意義的朝韓領導人會晤後,東北亞大國的領導人尋求鞏固關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5月1日報道,韓國總統辦公室1日發表聲明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一系列會談,旨在加強三國之間的合作。

  報道稱,迄今尚無有關峰會的更多細節,包括確切地點。韓國政府1日晚上説,將要討論的話題包括最近的朝韓領導人會晤和這幾個相鄰大國之間的關係。

  除參加此次峰會,李克強還將對日本進行全面外交訪問,期間將會見日本天皇。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2日報道,中日韓首腦會談結束後將發表聯合宣言,宣言擬明確寫入要求朝鮮完全、可驗證、不可逆地放棄核武器與彈道導彈這一內容,中日韓將在敦促已經表明無核化意願的朝鮮採取具體行動方面保持合作。

  報道稱,中日韓聯合宣言將明確加入對韓朝首腦共識表示“歡迎”的內容,還將就是否表明期待定於6月上旬前舉行的美朝首腦會談取得進展的立場展開討論。

  報道表示,關於針對朝鮮的經濟制裁,相對於在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實現之前將維持極限施壓的日韓,中國主張應在無核化有所進展的同時階段性放寬制裁。由於存在這樣的分歧,將進一步就具體的表述方式進行協調。

  宣言中還計劃寫入三國在強化經貿關係、體育交流等眾多領域展開闔作的內容,爭取早日就中日韓自貿協定達成共識。

  報道稱,此次中日韓首腦會談距離2015年11月的首爾會談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韓國總統文在寅都將是就任以來首次訪日,中日、日韓、中韓也將分別舉行會談。李克強將以“政府貴賓”的身份來訪,並會見天皇。

  安倍首相1日表示:“中日韓首腦會談中,我們將就如何讓朝鮮走上正途,全面解決綁架、核、導彈問題,如何勾畫光明的未來踏踏實實地展開對話。”

  此外據《日本時報》網站5月2日報道,首爾方面宣佈,中日韓下周將在東京舉行三邊峰會,這是一場以朝鮮為中心的外交旋風中的最新舉動。

  報道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將齊聚5月9日的會議,這是這三個鄰國兩年多來首次舉行類似會談。這三個鄰國都與朝鮮有著密切的關係——韓國是其鄰國,日本或成為朝鮮威脅的目標,中國是朝鮮至關重要的外交支援者和商業夥伴。

  安倍日前曾表示:“我們希望在美朝峰會之前確認與文在寅總統的合作。”他説即將到來的峰會“非常重要”。

  報道稱,在與平壤談判時,日本一直持強硬立場,但發現自己被邊緣化。在東京日益關注是否應該改變策略之際,鷹派的安倍表示願意與金正恩會面——文在寅在與金正恩會晤期間向其傳遞了這一資訊。

  文在寅辦公室4月29日説,金正恩回答説“隨時願意與日本對話”,文在寅辦公室還説韓國總統將“樂於在兩國之間搭建一座橋梁”。

  報道稱,但文在寅的東京之行將是六年多來韓國領導人首次訪問日本,這兩個美國盟友之間的關係受困于歷史和領土爭端。

  報道還援引中國外交部的消息稱,發言人華春瑩證實,李克強將出席在日本舉行的三方會談。

  文在寅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説,在對東京為期一天的訪問中,文在寅將“分享朝韓峰會的成果,並討論加強三邊合作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實現和平”的途徑。

  日媒:中日時隔9年重啟政府間文化交流協商會議機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道日媒稱,中日兩國23日時隔約9年在東京再次舉行了政府間文化交流協商會議。面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雙方就努力促進體育及青少年交流達成共識。會議旨在展現中日關係的改善。

  據日本共同社4月23日報道,外務省國際文化交流審議官宮川學在磋商中表示:“希望為深化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持續推進文化、體育和觀光交流。”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對外聯絡局局長謝金英回應稱,希望在各層面實現人員定期往來,讓更多有識之士參與文化交流。

  報道稱,雙方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紀念活動的狀況交換了意見,並表示將在具體活動的實施方面謀求緊密溝通。

  上屆磋商于2009年6月在北京舉行,之後,在中日圍繞釣魚島和歷史認識問題産生摩擦的背景下陷入長期中斷。

  報道稱,下屆磋商計劃2020年在中國舉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