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對我國影響總體可控
2018年已過半,如何看待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如何認識和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風險?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發起的第三期“215經濟茶座”上,多位專家學者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表示,去年以來,在大的長週期下行階段,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兩到三年的弱增長小週期。世界經濟總體上穩中有進,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動力相對比較強勁,新興經濟體保持中高速度增長態勢。“雖然世界經濟在今年上半年還沒有根本上逆轉去年以來的向好態勢,還是呈現經濟平穩增長,就業整體穩中向好的態勢,但它的風險隱患明顯上升。”楊長湧説。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丁剛認為,要高度關注新興經濟體債務高企的風險。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一些宏觀政策,一方面提高了美國國內的投資收益率,另一方面使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面臨資本外流的風險,可能會出現金融市場動蕩,影響經濟的復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認為,今年美聯儲加息可能的步伐是9月到12月加兩次,明年再加3次,但加息還要配合縮表來看,因為僅僅加息不一定會影響到社會流動性,只有縮表之後對流動性才有影響。肖立晟同時認為,新興經濟體已經有了一些制度性改善,風險的確存在,但影響的廣度和連貫性大大下降,很多新興經濟體開始採用所謂的盯住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以穩定通脹。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所研究員郭麗岩説,我國應穩紮穩打,不斷健全大宗商品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在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上積極謀求有利位勢。我國已經推出以人民幣結算的石油和鐵礦石期貨産品,在全球市場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機制上發出了“中國聲音”。為了讓規則和標準獲得全球認可,逐步成長為區域性定價基準,需要著力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此外,還應積極拓展能源資源供給,合理提升自給率,降低對外依存度。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表示,要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實現高品質發展目標。對於一些重大技術和重大裝備,要下定決心集中力量攻關。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提出,當前影響大宗商品市場的週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和調整。從對我國經濟運作的影響來看,我國經濟韌性大,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影響總體是可控的。(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