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有成效“含金量”提升 經濟運作邁向高品質發展

2018-07-01 13:4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品質效益如何?轉型升級效果怎樣?剛剛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作的內在穩定性協調性持續提升,實體經濟邁向更高品質發展的步伐沉穩堅定。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産實現的主營收入逐月上升,1至2月90.2,1至3月94.7,1至4月95.7,1至5月96。到五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産實現的主營收入為96元,同比增加2.4元。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 牛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使得我們這些製造領域的市場供需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所以今年以來,主營收入水準不斷地增加。”

  這一變化背後,一方面是新産業、新産品為代表的新引擎正快速成長。1至5月份,智慧電視産量增長23%,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34%,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86%。更多的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帶來的産業升級所釋放出的經濟新動力。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 牛犁:“現代服務業,資訊傳輸,新興的這些領域,動能不斷地增強。最突出的,像製造業領域技改投資的增速是兩位數以上,這些領域轉型升級,向中高端走,也是一個良好的態勢。”

  中國經濟在轉換新引擎,而國家的財稅金融政策也適時地往這臺發動機裏注入了潤滑油、助燃劑。

  至從今年5月1日起,我國17%和11%增值稅稅率分別降到16%和10%。稅率調整後,製造業年減稅規模超過所有行業總減稅規模的三分之一。

  天津市精美特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勇:“雖然看似僅僅是降低了1個百分點,但對於我們這樣一家産值近4億元的企業來説,到年底我們估計就可以降低200萬的稅額。”

  金融政策則發力整頓規範影子銀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 肖遠企:“盤活存量,增加增量,支援實體經濟。今年我們貸款前五個月的增速平均是12%。”

  從需求端看未來趨勢,5月份,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4.1%,連續兩個月漲幅加快;環比上漲0.4%,4個月來首次由降轉升,表明工業品需求趨於增強。我國經濟運作的內在穩定性和協調性都在增強,中國經濟運作仍將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邁向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