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守中書寫“信仰的永恒”

2018-07-01 11:47:00
來源:四川線上
字號

  從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就堅信不疑,用67年的學術生涯,成就了黨史研究領域的“常青樹”;把“思考學術當成最好的止痛藥”,手不離書,91歲依然抱病組織團隊,在學生攙扶下到會,全程主持研討;彌留之際,耄耋老人仍在病床上聽完9千多字的論文,拔掉氧氣管,一個字一個字地給出修改意見。鄭德榮,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用一輩子的堅守,書寫了“信仰的永恒”,他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感染了無數心靈。

  心在哪安放,人就會在哪綻放。鄭德榮數十年如一日,將退休的30多年用在潛心研究黨史學術著作上,不吃老本、超越自我,一系列論文、論著,閃爍著最新的思想火花。“我這一上講臺啊,就啥都忘了。只要還能動,就一定要參加!”年逾七旬的他孜孜不倦,發揮餘熱,“把有限的時間活得更有意義,一年當成幾年過”,奔波縣市,傳道授業解惑,宣講黨的理論。“我這個年紀,不可能再通過別的方式回報黨了,多寫一篇文章,就是多作一份貢獻”,凝聚了一個共産黨人的堅定與執著,蘊含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情感與希冀,這也成為“紅色理論家”“思想領域常青樹”鄭德榮重要的生命注解。

  歲月的淘洗中,堅守理想信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誘惑面前、壓力面前,一些人對共産主義心存懷疑,認為那是遙不可及的“幻想”,總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來自我慰藉,甚至嘲笑奚落理想、信仰;有的嘴上挂著“共産主義”,心裏想著“個人主義”,奉行金錢至上,大搞團團夥夥,表面信仰馬列,背後迷信“鬼神”,看似中規中矩,實則我行我素,吃喝享樂,以權謀私,無惡不作……他們的蛻變,主要源自意志不夠堅定,擋不住“糖衣炮彈”,不是忘了初心、丟掉信仰,就是不善於抵擋霧霾、掃除灰塵、凈化空氣,甘心與“淤泥”同流合污,逐漸成為“溫水青蛙”,隨波逐流,四肢麻木而不知,在罪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信仰改變命運,信仰塑造品行,信仰成就價值。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會被黑暗吞沒。97年前的嘉興紅船,見證滄桑巨變。中共一大13名代表,逃跑的陳公博,叛國叛黨的周佛海、張國燾,他們無不是當時的名人大儒,但內心的脆弱和私心出賣了靈魂,放棄了馬克思主義信仰,自廢“武功”,終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相反,有那麼一大批共産黨人高舉共産主義大旗,堅守信仰信念、砥礪前行,毀家紓難、慷慨赴死,用生命演繹不朽傳奇,讓星星之火最終燎原。信仰的力量可以穿越時空而永存,照徹人心而永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王進喜,“手中權力只能老老實實用在辦公事上”、義務植樹22年的楊善洲,為收集種子、忍受著劇烈高原反應攀登珠峰,完成植物採樣的植物學家鐘揚,還有留下“不忘初心,堅持馬克思主義”遺言,用一輩子傾心堅守,把忠誠書寫在信仰旗幟上的鄭德榮。他們目光明澈,心中篤定,為理想去奮鬥,用行動譜寫了信仰的壯麗篇章。

  革命先驅李大釗説,“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當今中國,已經進入矛盾凸顯期、改革深水區,多元思想相互激蕩,物質誘惑席捲而來,衝擊著幹部的自律防線。60歲又煥發生機活力的鄭德榮的故事告訴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有信仰與無信仰,結果大不同;真信仰與假信仰,落差很大。歷史的趕考還在繼續,我們要堅守共産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守好內心那份平靜淡然,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清貧、坐得了冷板凳,在大風大浪中篤定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英雄模範之所以能夠赴湯蹈火、捨生忘死,之所以能夠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之所以能夠潔身自好、光明磊落,最根本的就是他們對理想信唸有執著追求和堅守。”有了信仰,前行就有了方向;有了堅定的信仰,前行就有了力量。每個黨員幹部要向鄭德榮學習,磨礪信仰的風骨,篤守信仰的選擇,永葆奮鬥精神,永懷赤子之心,在執著堅守中昇華理想信念,讓人生的徵帆沿著正確的航向,駛向理想彼岸。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