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對伊朗發佈石油“封殺令” 俄專家:對他國主權的侵犯

2018-06-29 11:1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美國總統又埋下一枚定時炸彈!”德國新聞電視臺28日稱,特朗普總統退出一系列協議、發起全球貿易戰,已讓世界處於不確定中,但他感覺還不夠,又逼迫全球封殺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國官方就他國進口伊朗原油問題表明“零容忍”的強硬態度後,各方表態不一。有敦促美國要“依法辦事”的俄羅斯和歐洲,有想趕緊獲得豁免的日本和韓國,還有處於兩難境地的印度。

  美國沒有向伊朗拋出“橄欖枝”,但有人卻向伊朗扔出“救生圈”。俄羅斯《獨立報》28日發表題為“莫斯科能挽救伊朗避免石油隔絕”的文章稱,全球主要大國不會將從伊朗購買石油數量減少至零。俄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專家薩任説,美國想讓各國將從伊朗購買石油數量減至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國這一單邊政策是對他國主權的侵犯。因此,很少會有石油進口國接受美國的這一要求。即使伊朗被國際買家隔絕,俄羅斯也會提供幫助。按照此前的“石油換商品”協議,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從而打破美國的封鎖。據俄媒報道,根據俄伊2014年達成的“石油換商品”計劃,去年11月,伊朗向俄羅斯提供了首批100萬噸石油。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2年美國制裁伊朗時,也要求北約國家以及日韓印等國不買伊朗石油,當時這些國家有的聽從,有的用別的辦法“偷偷”買。日韓當時也提出要求豁免,最後是減少了購買量。他預測特朗普這次執行伊朗石油“封殺令”可能比上次更嚴厲,因為美國是想把伊朗的經濟命脈徹底掐斷。

  【環球時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曲翔宇 劉軍國 青木 張靜 丁雨晴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