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美將“合作軍演”? 專家:美對臺的又一次“敷衍”

2018-06-28 10:0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臺美將在所羅門“合作軍演”?對於近日美國智庫專家“首次公開”的這則消息,島內媒體爭相報道,有親綠媒體甚至興奮地稱這是“臺美軍事交流的突破”。而與之相對的,是臺灣當局的低調回應,對該情況“不評論”。有專家表示,從內容上來看,這次臺美所羅門聯合軍事交流可能連“軍演”程度都算不上,在對兩岸關係煽風點火的同時,這很可能也是美國對臺灣的又一次“敷衍”。

  美專家“首次公開”軍演計劃

  臺灣“中時電子報”26日報道稱,美國華盛頓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任葛來儀日前在推特上透露,臺灣將加入美國在索羅門群島的海軍演習。她寫道,這不是第一次,但現在正在公開宣佈。

  對於此次軍演,臺軍方高層官員表示,臺美雙方的軍事醫療合作任務已經啟動,臺美軍方8月將共組醫療團隊,到南太平洋臺灣“友邦”索羅門群島演練醫療救援行動。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道稱,有官員表示,臺美共組醫療團隊到第三方執行救援任務,是“由美軍主動邀請”,並表示該類活動“美國行政部門其實早已默默在做,過去只是沒有對外公開”。

  《自由時報》稱,臺美聯合醫療團隊行動隔年在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兩地舉行,遇重大天災則會視情況調整地點。相關官員表示,臺美聯合團隊去年就在吉里巴斯共同執行任務。

  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2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和臺灣發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這個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

  並非真正意味的“軍演”

  雖然有臺媒以“升溫”“交流再突破”形容此次臺美聯合行動,但依照臺當局官方低調的反應來看,也許真相並非如此。臺灣軍事評論員陳國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層面的合作離“軍演”還有一段距離。

  陳國銘認為,和美軍環太平洋軍演不同,所羅門聯合行動最多可以稱為“操練”。他表示,從“斷交”之後,臺灣和美國之間一直沒開展過高強度軍事演習,只是偶爾有一些軍官交流,且不是明目張膽地進行,和美國與韓國之類情況完全不同。“如果開展高強度軍事訓練或者演習,就是擺明要跟北京對抗,美國在這方面的算盤打得很精明。”

  臺灣“國防部”也和葛來儀鄭重宣佈不同,對此次“軍演”公開並沒有高興地回應,也未認為這是臺美軍事合作的一大突破與進步,而是相當低調。臺灣軍方發言人陳中吉少將受訪時僅表示“不評論,也不會進一步説明”,不願證實也未否認。

  美國把臺灣“拉下水討打”

  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臺當局對臺美軍事演習的期待可謂連連受挫。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在2016年版曾提出“邀臺加入環太平洋軍演”,今年5月30日臺灣“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指出,“環太平洋軍演,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爭取希望臺灣能加入,現在是大好機會”。當時,美國參眾兩院還傳出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將建議美軍參加臺灣漢光軍演。

  嚴德發此話不過兩天,6月1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即宣佈,6月底舉行的環太軍演有26國受邀參加,其中包括首次參加的越南等國,但參加名單上並沒有臺灣。從各方面來説,臺灣似乎比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地更有“資格”參加,且中國大陸也被排除在此次軍演之外,本來確實應是“大好機會”,但結果卻令民進黨當局一再失望。

  陳國銘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美國經常與環太平洋國家和地區有軍事合作,但有時會以低強度形式來表現,如在所羅門的人道救援、醫療救援演習等。“國際間聯合搜救、醫療、聯合打擊走私、偷渡、反恐等合作都是普世的,是任何兩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展開的。”但對臺灣來説,如果低強度合作用到美軍軍用艦艇,就會涉及國際法層面,大張旗鼓派出軍艦進行,“明顯是在推臺灣上第一線,讓臺灣‘討打’”。

  陳國銘表示,索羅門群島距離臺灣和大陸都很遠,美國利用這些邊遠的小地方舉辦小規模操練,而被美國外交界“擴大解釋”,“這是一種居心叵測的行為”,把臺灣當作對抗大陸的“馬前卒”,是美國最划算的對抗方式;萬一真的發生狀況,倒楣的還是兩岸民眾。“臺當局應認清國際現實,在歷史上,沒有一個所謂的‘盟友’靠得住,更何況美國也不是真正的盟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