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乘勢而上,開創西藏“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新局面

2018-06-22 11:06:00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中國西藏網訊 6月20日,“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推進會在京召開。國務院扶貧辦、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46家成員單位以及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辦、北京市派駐受援地前方指揮部及挂職幹部團隊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百餘家網際網路企業共同發出扶貧倡議,參會各界代表共同探討網際網路與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共同攜手,匯聚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共同推進“網際網路+精準扶貧”工作。

  在如今互聯互通的時代,網際網路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領域各環節,逐步成為社會戰略性基礎設施。對西藏來説,網際網路帶來的影響尤為深刻。目前,西藏的行政村移動網際網路實現了全覆蓋,寬頻通達率達85%。西藏自治區主席齊扎拉曾説,“120萬平方公里,地域遼闊,人口分散,山高谷深,到處是天塹和無人區。在這樣的地方,靠傳統方式進行資訊交流是很難的。但是,網際網路是‘不缺氧’的,是可以穿越和適應西藏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對於西藏來説,網際網路可以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是可以推進社會整體向好發展的巨大“藍海”。

  網際網路是産業脫貧的助推器

  網際網路的線上化、大眾化、平臺化特徵,能有效對接貧困地區的資源、産品與廣大市場,有助於將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優勢和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以京東為例:京東現開設地方特産館23個。其中,西藏通過“原産地直採+自營”模式,將日喀則數十種優質産品納入京東自營,陸續簽訂了總金額達1100萬的採購合同。第一家入駐京東的商家,3個月銷量實現800%增長。尤其是西藏拉薩的倉儲物流園區投入運營後,貨品流轉更加便利。這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個電商企業專有物流園區,絕大部分商品本地發貨,可以實現當日購、當日達。大家電等大件商品去年也實現行政縣(區)全覆蓋,包括墨脫縣及僻遠的阿裏地區。大家電配送時效縮短7天,部分地區將實現“次日達”,在拉薩城區還可實現“當日達”。在推進會上,京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京東與西藏早已簽署過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西藏旅遊公共服務平臺、醫療服務平臺、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創業基地,“立足於倉儲,積極帶動本地大學生和農牧民就業,已招聘西藏員工94名”。

  網際網路是公共服務的優化器

  網際網路能夠讓偏遠地區群眾不出家門就能及時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和各類公共服務資訊,享受線上辦理、線上服務的方便,從而幫助貧困地區提升社會治理和服務水準。

  據報道,到2020年,“西藏農村綜合資訊服務站”覆蓋率將達90%以上,“益農資訊服務社”覆蓋率達到85%,“政府+運營商+服務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實現政務服務、民生服務、電商服務在同一平臺協同運作,實現服務延伸到村,資訊精準到戶,切實帶動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索朗旺堆是拉薩市娘熱鄉吉蘇村村民,他利用手機農牧管家APP,運用“大數據”幫助分析全區奶製品、畜牧品銷售行情與價格,制訂銷售方案,銷量收入由以前的每月兩三千元成功實現翻倍。

  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東南部芒康縣的古鹽田邊,一塊展板高大醒目,上面標示著“代購百貨、代寄快遞、WIFI充電、熱水小吃、話費充值”等服務項目。據本網記者報道,這是西藏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扶持的“電商到鄉到村”項目——“芒康縣農村電商服務站”。通過電商平臺,附近村子不僅可以將特色藏鹽、紅酒、松茸、木耳等特色産品銷往世界各地,還能惠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網際網路是現代生活的催化劑

  網際網路對於傳播新知識、新觀念,以及化解資訊不對稱等問題具有積極作用,有助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保守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提升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貧困地區市場化、現代化進程。

  推進會上,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電信以成熟的智慧通信方案及專業的服務能力,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為貧困地區插上溝通的翅膀,讓貧困地區人民了解世界,也讓世界更加深入認識貧困地區,更加開放寬廣的視野不斷驅動扶貧、脫貧工作的持續深化。

  扶貧先扶智,扶智從教育開始。作為西藏資訊化建設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電信西藏公司大力貫徹教育部與中國電信的戰略合作,不遺餘力地參與到西藏教育資訊化的建設和服務當中,全力支援西藏各級教育部門“三通兩平臺”建設,構建教育雲平臺,創新線上教育模式,以“網際網路+教育”助力西藏打造了平安、智慧、優質的教育教學新環境。隨著教育資訊化在西藏的發展,電子白板、遠端授課系統、線上教育平臺等“網際網路+教育”應用,開創了新的教學結構,推動了西藏中小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快速發展。

  在新時期扶貧工作中,網際網路既是一種扶貧手段,也是一項脫貧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開展“網際網路+扶貧”更需要聚焦精準,全力助推精準扶貧脫貧。北京市支援辦有關領導認為,産業扶貧是脫貧的關鍵之舉,電商扶貧是推進産業扶貧、助力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方式。

  自2014年國家啟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以來,西藏全區先後建立了9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通過探索“網際網路+旅遊+農特産品”運營模式,從“産業扶貧、創業扶貧、就業扶貧”三大策略著手,構建“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的扶貧格局。通過推動農畜産品、特色手工藝品觸網銷售,提高商品化率和電子商務交易比率,提高農畜産品附加值,帶動農牧業增收。2017年,全區網路交易額達93.65億元,同比增長29.22%,高出全國0.48個百分點;網路零售額22.82億元,同比增長59.80%,高出全國26.01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型網路零售額13.72億,服務型網路零售額9.10億元。

  正如推進會上,京東、千龍網、社會扶貧網、阿裏、百度、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北京新媒體集團、新浪微博、搜狐、網易、鳳凰網等百餘家北京市網際網路企業在會上發出的倡議:“積極支援貧困地區網路建設,做精準資訊技術扶貧的提供者;積極推動農村電商扶貧行動,做精準特色産業扶貧的踐行者;積極開展網路扶智行動,做精準就業創業扶貧的推動者;積極動員社會公益扶貧,做構建社會扶貧大格局的發動者;弘揚社會輿論正能量,做精準扶貧脫貧的有力引導者。”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西藏薩迦縣建設藏雞産業園以及農業園,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買到薩迦牌的藏雞蛋;網路銷售平臺,註冊公司等讓林芝玉許鄉的靈芝、冬蟲夏草、羊肚菌、天麻、桃花酒等土特産走進廣大網友的視線;唐卡、藏毯、陶藝、石刻等工藝品也逐漸為世人熟知。

  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網際網路企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脫貧目標統領“網際網路+扶貧”發展,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努力探索建立帶動貧困人口的利益連結機制,引導貧困群眾真正參與進來,讓貧困人口受益脫貧,讓貧困村從中受益摘帽。(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