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青年打卡青春盛宴:確認過眼神,是"無奮鬥不青春"的人

2018-06-21 14:31: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牢記囑託跟黨走,青春出彩新時代。”一封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學者聯誼總會的青年們,寄自“世界盡頭”的手繪信,漂洋過海,帶著對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美好祝願來到了祖國。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6月20日 (見習記者 朱延生)最近,“向團的十八大報到”在微博上刷屏了。

  “牢記囑託跟黨走,青春出彩新時代。”一封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學者聯誼總會的青年們,寄自“世界盡頭”的手繪信,漂洋過海,帶著對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美好祝願來到了祖國。

  “向上歲月話崢嶸

  團員代表萬里騰

  的盧奔騰千里聚

  十方薈萃任爾鳴

  八面來友英才路

  大展宏圖夢始成

  報效青春今朝醉

  到是盛會此中情”

  不僅如此,來自江西、江蘇、山西、福建等多地的青年用他們獨特的方式來迎接團十八大這場青春的盛宴。

  這是一場屬於全國所有年輕人的青春盛宴。有的人,在此立下了動人的青春誓言;有的人,在此講述了自己的奮鬥歷程;有的人,在此表達了自己的美好期願。

  青年立志宣言:以夢為馬 不負韶光

  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

  “青年人的青春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唯有記住曾經的使命,擔負起歷史的重任,才能更好在新的逐夢的路上創造更絢爛的前程。”只有心懷夢想、志存高遠才能不負青春歲月。

  青春是播種夢想的種子的時候,現在灑下,就會在未來收穫。“最美的年紀遇到你,是我一生的榮耀,我將繼續追隨你的腳步。”江蘇高郵的青年屠言表達了自己對共青團的熱愛,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名新時代有夢想的青年。”

  新時代,新青年。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秋收起義策源地、中國少年先鋒隊誕生地、紅領巾的搖籃江西萍鄉青年積極發揮大學生的青年先鋒作用,走出校園,走進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太原青年,“既是追夢人,也是圓夢人。”他們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圖片截自@江西共青團 微博

  江西青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網友在視頻下方紛紛為江西中醫藥大學的青年點讚,希望“不負青春年少!”

  也有廈門顏值青年立志“高舉團旗跟黨走,青春建功勇當先。”視頻獲抖音網友點讚3.8萬次,轉發211次。網友@小卷毛小酒窩大眼睛 稱讚兩位青年是“播音專業畢業的。”網友@yulan 稱讚“廈航最棒了,剛坐廈航回來。”

  確認過眼神 是“無奮鬥不青春”的人

  “無奮鬥,不青春。” “沒奮鬥過哪敢説自己有過青春。”來自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的進步青年,用他們優異的工作成績和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成長奮鬥經歷講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悔青春。

  “誠信、求真、和諧、創新”是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的青年們的核心理念。他們在汶川地震的前線搶修,在大雪紛飛的春節職守,在人人退避的災難面前,他們衝鋒在前。打造精品工程,幫扶脫貧、重視大氣污染防治,淘汰煤電落後産能,助力“藍天保衛戰”。

  中國建築的青年們,他們將原有地上建築物全部拆除並外運完畢,只用了8天。他們完美交付上合峰會場館,只用6個月。全球排名前50的超高層,他們建了其中21座。

  網友評價中國建築的青年都是“基建大神”。也有網友@空山瑤桂 在國外看到了中國建築正在修建公路感覺“心熱”。為中國建築的品質和服務點讚。

  青年強則國強 青年力量可以改變世界

  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青年人都會遇到價值觀念、教育、健康、婚姻、就業等一系列問題。2017年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要求到202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到2025年,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完善,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準明顯提升,不斷成長為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堪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重任的有生力量。

  青年婚戀成為老大難的事情。 “2018年6月13日,共青團鄭州市委在微信上線的“青春鄭好遇見你”小程式,在全國團組織中首創相親交友小程式,打造了一個專屬本地單身青年、誠信可靠的交友互動平臺。單身青年填寫資料認證後,就可以到‘廣場’尋人了。”

  內蒙古青年鄭星月認為“一名團員的責任和擔當,就是做好自己,做好黨和人民的後備軍。生活是屬於我們的,我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