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退群上癮”的美國,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了!

2018-06-20 11: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6月20日電 (郭炘蔚)當地時間19日,美國宣佈,將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包括巴黎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核協議等在內,已有眾多承諾被美國撕毀。頻頻“退群”的美國,究竟在想什麼?

  【美國怎麼又雙叒叕“退群”了?】

  當地時間19日晚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在國務院一同露面,宣佈了美國將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決定。報道稱,此舉在人權理事會的12年曆史中將是史無前例的,此前,沒有任何國家自願放棄理事會成員的身份。

  蓬佩奧稱,該組織並沒有實現其宣稱的目標。黑莉則表示,理事會“充滿著政治偏見的陰影”,她聲稱,這一決定“並不是我們對人權承諾的撤退”。

  這個決定並不是突然作出的。事實上,美國從去年起便在威脅退會。

  黑莉稱,“當這個政府17個月前開始的時候,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人權理事會的巨大缺陷。我們可以立即退出。我們沒有那樣做。相反,我們為解決這些問題做出了誠意的努力。”

  【這次“退群”,到底為了啥?】

  2006年3月15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成立人權理事會,主要負責在全球範圍內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工作。理事會由47個成員國組成,由聯大投票選舉産生,必須獲半數以上會員國支援才能當選。

  在人權理事會成立之初,美國擔任觀察員角色,並於奧巴馬政府時期,在2009年9月正式加入。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是希拉裏克林頓。而特朗普就任以來,美國多次敦促人權理事會進行改革,消除“對以色列的偏見”,否則就退出該組織。

  上周,該組織曾發動內部投票,針對加沙地區的大規模傷亡展開調查,並指控以色列過度使用武力。美國和澳大利亞是僅有的投反對票的兩個國家。

  不過,美媒報道稱,美國退群的決定,也是在聯合國人權負責人譴責特朗普政府將無證兒童與其父母強制分離之後宣佈的。

  【聯合國方面有何聲音?】

  19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發表聲明稱,古特雷斯秘書長原本希望美國能夠留在人權理事會之中。他認為,聯合國的人權機制對於促進和保護全世界範圍的人權狀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侯賽因當天表示,對於美國宣佈退出人權理事會的消息並不感到意外,但感到失望。

  在美國“退群”後,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新聞秘書稱:“俄羅斯將繼續在人權理事會開展建設性工作,旨在支援在人權方面的平等對話和合作。俄羅斯為此申請參加2021至2023年人權理事會成員國選舉。”

  【“退群”也能“上癮”?】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在“美國優先”的政策主導下,對眾多國際協定和組織,美國可謂是“一言不合就退群”,頻頻撕毀承諾。

  2017年1月23日,上任僅三天的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稱其會“摧毀”美國製造業;

  2017年6月1日,上任不到半年,特朗普又宣佈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稱該協定讓美國處於不利位置,讓其他國家受益。;

  2017年10月12日,美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要是由於不斷增加的欠費、機構需要根本性改革,及對該組織“針對以色列的持續偏見”的關切;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又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他認為協議對伊朗發展核項目的限制“很弱”,卻令伊朗得以免於制裁。

  評論認為,美國這些違反契約精神的決定,事實上是零和思維和你輸我贏的心理在作祟。這些行為只能加劇美國在國際上的“信任危機”,所謂的“美國優先”正在變成“美國獨行”。(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