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地鐵早高峰大數據:全天16%客流扎堆早高峰

2018-06-15 15:59: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每天早7時30分至8時30分的一個小時內,608公里的軌道線網要完成全日客運量的16%。已經運作的22條線路中,13條處於“超負荷”的狀態。

  昨天,北京地鐵早高峰大數據發佈。交通部門介紹,目前22條交錯互通的地鐵已經形成了一張覆蓋六環內主要功能區的軌道網路,隨著暑期到來,其客流吸附能力不斷增加。軌道交通有力支撐了城市交通的正常運作,但是這張網也面臨著主要線路運能緊張,瓶頸點壓力凸顯等問題。

  8時40分至45分進站最擠

  北京工作日軌道客流進出站時間呈現明顯的雙峰形態。利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數據進行分析,7時30分至8時30分集中了全天16%的出行,導致早高峰客流壓力巨大,運能緊張。而平峰時段客流較少,運能相對寬裕。

  如按5分鐘的進出站量統計,早高峰進站尖峰時刻出現在8時40分至8時45分。晚高峰的進站呈現3個峰值,分別是17時15分至17時20分, 17時45分至17時50分和18時15分至18時20分。專家解釋,由於高峰時段乘客以通勤為主,這種進出站的時間分佈特徵與乘客的工作時間密切相關,地鐵進出站高峰時段和上下班時間大概有15分鐘的時間差。

  一小時97.9萬人進地鐵

  目前,北京軌道交通有96個車站實行常態化限流,其中有80個車站為早高峰常態限流,主要集中在居住組團。晚高峰有36個車站常態限流,主要集中在商業區、寫字樓密集區以及換乘流量較大的車站。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早高峰一小時地鐵進站量達97.9萬人,出站量達102.8萬人。其中進站量最大的車站是霍營,每小時約1.6萬人。

  交通部門同時發佈了早高峰的“擠點”。其中,工作日進站客流較大的車站主要集中在回龍觀、天通苑、定福莊、通州、南三環東段幾個區域。出站客流多的車站主要集中在中關村、國貿和金融街區域,西二旗、望京和總部基地附近的豐臺科技園站出站量緊隨其後。

  西二旗成客流量最大站

  根據去年典型工作日,IC卡乘客早高峰前20位站間OD(起終點間的交通出行量)分佈中,11個以西二旗為目的地,前六位更是全部以西二旗為目的地。該站早高峰出站量最高可達將近2.5萬人/小時。專家分析,現有軌道在西二旗斷面客流壓力和車站運作壓力都很大,迫切需要提升這一區域的交通設施能力,改善周邊各種交通方式的通達性,如自行車高速路的修建等,以支撐西二旗地區的發展,減輕軌道交通壓力。

  從網路層次上看,早高峰客流呈現明顯的向心性——從週邊居住組團向中心城就業組團集中。這也直接導致了線路客流方向的不均衡性,尤其是郊區連接線進城方向極其擁擠,而出城方向客流較少。

  對症下藥,交通部門認為,本市需要構建複合走廊等方式提高軌道運輸能力,緩解現有能力和需求之間的突出矛盾。同時,現有軌道只能支撐六環內30公里左右的出行,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軌道交通亟待進一步發展以支撐不斷擴展的通勤圈。

  (原標題:全天16%客流扎堆兒早高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