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引領世界破解時代難題

2018-06-14 10:4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引領世界破解時代難題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的重要講話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産生世界性影響。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洞察當今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強調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深刻闡述破解時代難題、化解風險挑戰所需要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這一重要講話受到國際社會普遍稱讚,正如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説:“這五大觀念是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強有力戰略,同時也是對當代國際關係體系與全球治理的重要理論創新。”

  為實現普遍安全開闢新路徑

  安全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面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頻發的世界,是抱守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觀念,還是走出一條安全合作的新路徑?17年來,上合組織用行動作出了回答——始終把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作為優先方向,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實踐,嚴厲打擊“三股勢力”,積極防範熱點問題負面影響擴散外溢,為確保地區長治久安和發展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地指出:“我們要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實現普遍安全。”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的多邊解決方案,地區和國際安全與穩定所面臨的威脅不可能由任何一個國家單獨解決。“基於合作和對話,上合組織在制定全球議程方面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相信擴員後的上合組織將對該地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産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堅定了世人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心,國際秩序必將朝著更加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賈韋德表示,安全合作是上合組織的傳統合作領域,上合組織在保障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值得各國學習,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無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實現普遍安全是大勢所趨。

  “安全的定義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傳統安全合作模式已不能解決跨國家的挑戰,必須有新觀念。”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外交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于潔説,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五大觀念是針對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開出的良方,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為推動務實合作注入新內涵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當今世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抬頭,人類又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我們要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觀,實現各國經濟社會協同進步,解決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問題,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共同繁榮。”“我們要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自私自利、短視封閉的狹隘政策,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援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主席的論述贏得了國際輿論的廣泛認同。

  “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説,‘上海精神’的一大要義就是發展。”埃及外交部前部長助理、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西夏姆宰邁提表示,習近平主席把發展觀擺在首位,在共用發展成果的過程中,中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關注技術和人力資源領域投資,注重保障綠色發展的可持續性。他舉例説,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突出了綠色理念。“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發展觀和合作觀,有助於合作夥伴之間形成共贏關係,未來真正實現全球的共同繁榮”。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平等世界論壇主席日瓦丁約萬諾維奇對本報記者説,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重申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個觀點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因此受到與會各國的積極響應和支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在推動構建多極世界和貿易自由化方面達成多項共識。此次峰會為維護世界貿易規則、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發展觀和合作觀,致力於解決引起不均衡發展的根源,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也反映出上合組織在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日益增強的作用。”彼得羅夫斯基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對於支援互利共贏理念、捍衛世貿規則與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為深化人文交流創造新動力

  各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儘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我們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鼓舞人心。積極落實成員國環保合作構想,紮實推進教育、科技等各領域合作,繼續辦好青年交流營等品牌項目……中國方案正為上合組織大家庭凝聚起牢不可破的民眾基礎。

  “文化在交流交往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上合組織在人文交流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賈韋德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對於加強上合組織人文交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不僅將推動各國人民之間增進彼此了解,也將增強各國人民對上合組織的認同感。

  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部長披切認為,合作可以産生更多機遇,也有助於增進人文交流。上合組織將進一步促進各成員國的通力合作和協調統一,這對於地區乃至世界繁榮發展都是有益的。

  埃及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宰邁提對習近平主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的論述深感認同。他説,儘管遠隔千山萬水,但幾千年前,正是古絲綢之路將埃及與中國連接在一起,促進了沿線的商貿、經濟和人文往來,埃中文化也因此互通有無、相互借鑒、延續至今。“不同文明互通有無、加強交流互鑒,不僅有利於彼此共同進步,還將為爭議衝突不斷、極端主義蔓延的當今世界做出表率,傳遞正能量”。

  上合正是揚帆時,山青海碧再出發。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系統闡述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各國共同利益。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認為,這五大觀念與“上海精神”一脈相承,貫穿著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有助於推動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破解時代命題、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中國智慧。

  “秉持‘上海精神’的上合組織必將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成為構建更加合理的多極化世界的關鍵力量。”哈薩克—德國大學國際問題專家伊萬諾夫如是評價,也道出了世人對上合組織未來更加光明、世界明天更加美好的堅定信心。

  (本報華盛頓、紐約、莫斯科、新德里、伊斯蘭堡、倫敦、開羅、布魯塞爾、曼谷、東京、阿拉木圖6月13日電 記者張夢旭、殷淼、張曉東、苑基榮、丁雪真、強薇、曲翔宇、任彥、孫廣勇、劉軍國、周翰博)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14日 03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