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上海精神”開闢合作發展新境界

2018-06-12 15:53:00
來源:荊楚網
字號

  6月9至10日,上合組織第18次峰會在海濱城市青島舉行。從中蘇談判發展到中、俄、哈、吉、塔五國談判,再到今天的八國共同參與,上合組織由單純的邊境軍事與裁軍問題擴展為協商政治、外交、軍事、安全、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形式、內涵、功能得到全方位的深化。

  縱觀世界,風雲突變。區域安全、戰略平衡、合作共贏已經成為世界各地區關注的焦點問題,特別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環伺周圍;局部挑戰、“三股勢力”暗流涌動,太多的政治事件、經濟糾紛、安全隱患為地區合作發展帶來了挑戰、製造了霧霾。就上合組織的切身需要而言,營造良好的共建共治共用的發展氛圍,形成安定有序和諧的安全環境就顯得格外迫切。

  區域安全是維繫共同利益的需要。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的一段時期內,國際形勢發展的主流必將是和平與穩定、發展與合作。但國際安全形勢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可預知性,一些區域依然面臨著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侵擾,矛盾叢生、衝突不斷;同時,局部摩擦時有發生,不僅給中國的發展平添壓力,也給各上合組織各成員國、觀察國等帶來了巨大挑戰。正所謂,“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與鄰為善才能建立良好的區域整體環境、緩解“後顧之憂”,捍衛共同的安全利益是上合組織的核心要義之一,各國唯有致力於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初心,摒棄冷戰思維、加強安全合作、達成安全共識,才能在各種不確定性中撥雲見日,迎來曙光。

  協同發展是增強內生動力的源泉。安全是為了發展,如果説國家安全是合作的初衷,那麼經濟發展、互助共贏就是上合組織共同價值維繫的堅強紐帶。只有發展才能為更多領域的區域協同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中國作為主席國的一年中,成功舉辦200余項豐富多彩的活動,覆蓋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各個領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未來3年,為各方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在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框架內設立300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一些列務實的目標舉措,是中國對上合組織協同發展最莊嚴的承諾,也必將為“上海精神”注入更多的發展內涵。

  開放包容是獨特合作魅力的彰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中國倡導的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日益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上海精神”突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重大的國際問題發出了共同的響亮聲音,也為上合組織提升更大領域、更大範圍的影響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儘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新的表現層出不窮,但中國堅定不移,與各國一道將“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協同推進,強化交流合作,共同堅持良好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和全球治理觀,不斷凸顯上合組織更大的影響力,更強的凝聚力、更讓人期待的行動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