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已建立覆蓋疫苗全生命週期監管體系 專家:不必迷信進口疫苗

2018-06-12 11:4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題要:自1978年實施免疫規劃以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依靠自身能力解決全部計劃免疫疫苗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基本覆蓋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所有重點疫苗種類。不僅國産和進口的同種疫苗,在品質標準、安全性和使用上沒有明顯差別;而且國産疫苗已得到世界認可,並走出國門——

  最近,九價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在我國內地上市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我國疫苗産業發展情況如何、疫苗品質是否安全、國産疫苗與進口疫苗在品質水準上是否存在差距?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和行業專家。

  國産疫苗成接種主流

  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對保障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自1978年我國開始開展兒童計劃免疫工作以來,至今已整整40年,涵蓋了12種疫苗可預防疾病,基本覆蓋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所有重點疫苗種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從4苗防6病到14苗防15病,我國終結了天花,實現了無脊髓灰質炎狀態,控制了B型肝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日本腦炎等疾病的傳播,疫苗的普及極大降低了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自1978年實施免疫規劃以來,每年我國麻疹發病人數從最高峰900萬例下降到2017年不到6000例;流腦發病人數從最高峰300萬例下降到2017年不到200例;日本腦炎發病人數則從最高峰20萬例下降到2017年1000例。自1992年我國開始接種B型肝炎疫苗至今,超過8000萬名兒童免於B型肝炎感染,5歲以下兒童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降至0.5%以下。

  “我國計劃免疫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國産疫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生檢所副所長徐苗表示,當前國産疫苗佔全國實際疫苗接種量的95%以上。

  與此同時,我國疫苗企業研發和生産能力不斷提升。國家藥監局疫苗生産監管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産國,共有45家疫苗生産企業,可生産63種疫苗,預防34種傳染病,年産能超過10億劑次,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依靠自身能力解決全部計劃免疫疫苗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不必迷信進口疫苗

  “國産和進口的同種疫苗,在品質標準、安全性和使用上沒有明顯差別。”針對有些人認為國産疫苗品質不可靠、“迷信”進口疫苗,王華慶表示,無論是國産疫苗還是進口疫苗,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嚴格開展上市前臨床研究,生産符合GMP要求,每批疫苗經過嚴格批簽發檢驗合格後才能上市使用。

  換言之,我國所有上市疫苗必須符合國家藥品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藥監部門頒布的國家藥品標準。在我國上市的藥品,無論國産或進口,在其有效期內各項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均不得低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要求。在滿足藥典標準要求的同時,每個企業的每一種疫苗都有註冊標準以及唯一的註冊標準編號,疫苗生産企業必須執行註冊標準。

  “我們每年對疫苗産品的關鍵指標開展品質趨勢分析評估,適時在業內通報,激勵企業不斷提升疫苗品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王佑春表示,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産國和使用國,多年來在疫苗研發、生産和品質控制方面不斷積累經驗,疫苗品質標準也不斷提高。

  從疫苗研發、生産、上市到接種,每個環節的品質安全都一直是我國藥品監管的重點之一。特別是2016年3月份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發生後,疫苗流通環節引起監管部門高度關注。為此,國務院組織修訂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並將第二類疫苗的經營方式改為由省級疾控機構統一在各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招標採購,以有效遏制疫苗的渠道外銷售;同時,要求使用“全程冷鏈不斷鏈”和“全程監測並記錄”來最大限度地保障疫苗流通品質安全。

  為了解上市疫苗品質狀況,及時發現品質問題和隱患,並採取相應風險控制措施,國家藥監部門近年來對部分疫苗開展了評價性抽檢,從生産、流通和使用3大環節抽取疫苗産品,實施品質檢驗和結果分析。截至目前,共抽檢疫苗産品944批次,合格率為99.6%。

  水準得到世界認可

  國家藥監局藥化監管司調研員郭秀俠表示,隨著監管日趨嚴格,近年來我國已上市疫苗的品質標準均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部分品種關鍵指標甚至高於歐美要求。

  在完善的疫苗品質管理體系基礎上,國家疫苗監管涵蓋了6項職能:上市許可、上市後監管(包括接種後不良反應監測)、批簽發、實驗室管理、監管檢查和臨床試驗監管,覆蓋了從疫苗研發到使用的各個環節。早在2011年,中國疫苗監管體系就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國家監管體系評估,“該評估既是對一個國家疫苗監管機構能力的全面考量,也是該國疫苗生産企業申請世界衛生組織産品預認證並進入國際採購渠道的基礎和前提。”王佑春説。

  據了解,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産的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北京北生研生物公司生産的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質炎疫苗、華蘭生物公司生産的流感疫苗、北京科興生物公司生産的甲型肝炎滅活疫苗等國産疫苗均先後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並被納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採購計劃,開創了中國疫苗邁出國門的先河。

  國産疫苗在得到國際認可的同時,在研發生産方面也從未停歇。其中,國産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手足口病疫苗)、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均為全球首創。以國産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為例,2008年至2015年,我國報告手足口病約1380萬例,其中重症病例約13萬例,死亡3300多人。針對這一重大疾病,我國企業爭分奪秒地開展疫苗研發工作。2015年,世界上唯一用於預防嚴重手足口病的創新型疫苗國産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問世,受到世界關注。

  王佑春表示,目前,我國已建立起覆蓋疫苗“研發—生産—流通—接種”全生命週期的監管體系,上市疫苗全部實行國家“批簽發”管理。據統計,2017年我國疫苗批簽發企業中,國內企業39家,國外企業6家;去年國內使用的50種疫苗中,46種疫苗國內企業均可生産供應,只有4種疫苗由國外進口,包括HPV兩價疫苗、HPV四價疫苗、13價肺炎疫苗和百白破+脊灰滅活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五聯疫苗)。“這4種疫苗儘管國內企業還沒有産品上市,但都在研究中。”王佑春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