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開啟上合組織合作發展新空間

2018-06-06 12:08: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是迄今為止唯一在中國境內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並在中國設立常設機構的區域性國際組織。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上合組織的8個成員國已經建立了政治、安全、經貿、人文等28個機制。

  國際貿易反映了國家間的要素稟賦優勢和市場供需關係。上合組織的國家間貿易投資發展迅速,區域經貿活動整合速度快。2001年,中國與上合組織的雙邊貿易額只有171.4億美元。2017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了2176億美元,相當於2001年的12.7倍。

  國際投資反映了國家間産業鏈分工,也受跨國公司國際化發展進展推動。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投資與承包工程合作成果豐碩。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在上合組織國家的各類投資存量約為840億美元,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累計達到1569億美元,合作項目涉及能源、礦産、工業製造、公路、電站、管線工程等領域,成為中國與中亞地區國家間合作的示範。中亞國家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需求旺盛,産業合作既在資源稟賦、産業結構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又有頂層設計下的具體實施項目推動。

  17年來,上合組織國家間的合作形式日趨豐富,合作的時效性顯著提高。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即將召開之際,中國商務部正式復函支援青島創建全國首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為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臺,開啟了上合組織合作發展的新空間。與國家間關係相比,地方經濟特色更為突出,在發揮互補優勢、滿足差異化需求方面空間廣泛。青島具備較強的産業基礎和便利的交通優勢,歐亞經貿合作産業園區突破了單向招商引資的傳統發展模式,力圖拓展上合組織地方間雙向投資貿易合作。目前,園區企業已在海外多國建有數十個項目,通過跨境産業鏈佈局提升整體發展優勢,以跨國公司內部網路形成更強競爭力。

  上海精神謀求共同發展,上合組織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各方在多個場合明確表態並形成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共識。

  今年恰逢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上再次向世界宣佈,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今年中國對外開放的節奏加快,一般製造業、金融服務業等多個部門將大幅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將於11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進口博覽會將為包括上合組織在內的各方擴大對華出口創造良好的平臺。上合組織成員國都有實現經濟發展目標、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意願和要求,在共同的發展理念支撐下,通過政府、行業組織、企業和智庫的協同發力,有望在産業國際間合作、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週密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美洲與大洋洲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